啦啦作文网,作文大全,分类明确,让孩子更爱作文!
适合孩子,写作不迷茫

《数据的波动》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7篇)

时间:2023-06-29 13:20:41 | 来源:啦啦作文网

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一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比的意义》教案

南阳市第十七小学刘冬冬

教学内容:

教材48.49页的内容及相关题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2、能说出比的各部分名称。

3、会读、写比。

4、能说出求比值的方法,并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5、能说出分数、除法和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6、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爱国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的意义》。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48到49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48、49页内容,画出关键句子,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主题图呈现的是什么内容?你有何感想?

2、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

3、在15:10= 3/2 中,15叫( ),“:”叫,10叫(),3/2叫( )。

4、怎样求比值?

5、比、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及反思》。

2、做一做:

过渡语:(3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先对自学指导进行交流检测,再完成下面检测题。

①填一填

小敏和小亮在文具店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敏买了6本,共花了1.8元。小亮买了8本,共花了2.4元。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之比( ):( ),比值是( );小敏花的钱数和买的本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②六。三班在践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比赛中,第二周A队各小组的量化积分如下表:

组别

A1

A2

B1

B2

人数

5

6

6

4

得分

22

27

30

18

(1)A2组和B1组的所得分数之比是():()

(2)A1组的所得分数和人数之比是():(),比值是();B1组的所得分数和人数之比是():(),比值是()。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波动》教学反思 篇二

1)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不如选择仪仗队队员、选择运动员、选择质量稳定的电器等。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判断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仅仅知道平均数是不够的。

2)波动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第一环节中点明了为什么去了解数据的波动性,第二环节则主要使学生知道描述数据,波动性的方法。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种数量来描述数据波动大小,这就引出方差产生的必要性。

3)直接对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数据的波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三

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与探究:

投影:A、B两地一天中的气温变化。问:

(1) 这一天A、B两地的平均气温分别是多少?

(2) A地这一天气温的极差、方差分别是多少?B地呢?

(3) A、B两地的气候各有什么特点?

(解题时先引导复习近平均数、极差、方差计算方法,对照图表请学生先说出两地在每时的温度,再计算。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更深刻理解极差、方差意义和作用,更好掌握计算方法。)

二、议一议

投影:学校要从甲、乙两名跳远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校际比赛,在最近的10次选拔赛中,他们的成绩(单位:cm)如下:

甲:585 596 610 598 612 597 604 600 613 601

乙:613 618 580 574 618 593 585 590 598 624

(1) 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 甲、乙这10次比赛成绩的方差分别是多少?

(3) 这两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各有什么特点?

(4) 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5.96m就很有可能夺冠,你认为为了夺冠应选谁参加这次比赛?如果历届比赛成绩表明,成绩达到6.10m,就能打破纪录,那么你认为为了打破记录应选谁参加这次比赛?

(本题第(1)、(2)问对学生来讲,难度不大,但第(3)问要对学生分析加以正确点评。比如学生说甲运动员成绩比较稳定因为其方差、极差都比较小,也可以说甲的成绩比较好,还可以说乙较有潜力,因为乙的最好成绩比甲的最好成绩好等。对第(4)问,可以说在10次比赛中,甲运动员有6次成绩超过5.96m,而乙仅有5次,因此一般应选甲运动员参加校际比赛。但若要打破6.10m的跳远记录,则一般选乙运动员。)

三、想一想

方差越小是否就意味着这组数据越稳定?

(通过思考、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了解其实并不尽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说明)

四、做一做

课本“做一做”

(1) 两人一组,在安静的环境中,一人估计1min的时间,另一人记下实际时间,将结果记录下来。

(2) 在吵闹的环境中,再做一次这样的实验。

(3) 将全班的结果汇总起来,并分别计算在安静状态和吵闹环境下估计结果的平均值和方差。

(4) 两种情况下的结果是否一致?说说你的理由

(组织学生实际操作,用录音机播放一段吵闹的声音,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目的让学生再次经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的过

《数据的波动》教学反思 篇四

《数据的波动》教学反思

所谓数学生活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以教材及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为基本内容,通过计算机的辅助作用,为学生创建或模拟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数学家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情趣,培养探索能力和探索方法,主动、全面地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要求学习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情境化。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了“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讨论—发现问题—总结归纳——知识应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观察、分析、讨论、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充分借助于教材中三个厂家的统计图,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交流获得知识信息,在反馈与交流中感受到知识的`不够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探究的状态。

本节课在充分利用了教材给定的内容之外,我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引入了本次期中检测成绩来引导学生理解一组数据方差的意义和方差的算法。班上在前十名中正好有总分相同的两学生的成绩,我便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学生的总分相同,那么他的学习状况是不是就一定是一样的呢?电脑排名总有个先后顺序,那电脑又是根据什么来排名的呢?我们又有什么办法来区别这两名同学成绩的异同呢?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紧接着便引导学生分别计算出这两名同学成绩的方差来,发现他们的成绩相对平均分的波动状况不同,其中一位同学成绩相对均衡一些。这样既让学生加深了对方差含意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组数据方差的算法。在这里我还有意识的强调了学生要对各门功课都要有相同的重视程度,力求全面发展,尽量不要偏科,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也深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了。

本节课在各环节的把握和时间的撑控方面比较成功,但在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计算两同学成绩方差的时候应该更加充分的放手让学生去算,还可以让计算能力较强的同学演板就更好了。

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五

1.梯形的定义及其有关概念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其中长边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两底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2.梯形的性质及其判定

梯形是非凡的四边形,它具有四边形所具有的一切性质,此外它的上下两底平行。

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但要判定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比较困难,一般用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来判定。

3.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性质: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腰相等,两底平行,两对角钱相等,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底的中垂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判定: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对角钱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梯形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梯形仍是具有非凡条件的四边形,它与平行四边形同属于非凡的四边形,它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但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等腰梯形又是非凡的梯形,它的许多性质和判定方法与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非凡的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本节的难点也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由于等腰梯形又是非凡的梯形,它的许多性质和判定方法与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非凡的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虽然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等腰梯形,在熟悉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是轻易同非凡的平行四边形混淆,再加上梯形问题往往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处理,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学生难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往往会有对题目一讲就明白但自己不会分析解答的情况发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注重。

梯形的教学建议

1.关于梯形的引入

生活中有许多梯形的例子,小学又接触过梯形内容,学生对梯形并不生疏,梯形的引入可从下面几个角度考虑:

①从生活实例引入,如防洪堤坝、飞机机翼,别致窗户、音箱外形等等;

②从小学学习过的旧知识复习引入;

③从发现的角度引入,比如给出一组图形,告诉学生这就是梯形,然后寻找这些图形的共同点,根据共同点对梯形进行定义以及性质、判定的研究;

④可用问题式引入,开始时设计一系列与梯形概念相关的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研究,然后给出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2.关于梯形的概念

梯形的相关概念小学就已经接触过,但并不深入,在研究梯形的概念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加深对梯形相关概念的理解:

①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不是梯形?

②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③一组对边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④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边不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⑤对角线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⑥有两个角是直角的梯形是不是直角梯形?

⑦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不是等腰梯形?

⑧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不是等腰梯形?

一、教学目标

1. 把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

2. 把握等腰梯形的两个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3.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4.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教法设计

小组讨论,引导发现、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等腰梯形性质。

2.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预备

多媒体,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引入,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归纳小结梯形转化的常见的辅助线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

2.小学学过的梯形是什么样的四边形。

(让学生动手画一个梯形,并找3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并指出上、下底和腰,然后由学生总结出梯形的概念).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梯形同样是一个非凡的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一样,它也有它的非凡性,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

1.梯形及梯形的有关概念

(l)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底: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

(3)腰: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4)高: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高。

(5)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

(6)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以上这一过程借助多媒体或投影仪演示)

提醒学在注重:

①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同属于非凡的四边形,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非凡条件,所以必然有不同的性质。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而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不能相等(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不能相等).

③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

2.等腰梯形的性质

例1 如图,在梯形 中, , ,求证: .

分析:我们学过“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假如能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问题就轻易解决了。

证实:(略)

由此得出等旧梯形的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高上的两个角相等。

例2 如图,求证: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已知:在梯形 中, , ,求证: .

分析:要证 ,只要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得出 ,然后再利用 ,即可得出 .

证实过程:(略).

由此得到多腰梯形的第一条性质: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除此之外,等腰梯形还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3.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在证实梯形性质定理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过点 作 交 于 ,从而把梯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来解,实质上是相当于把采取平行移动到 的位置,这种方法叫做平行移动(也可移对角线),这是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之―(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作辅助线来解决梯形问题,多找几名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可借助多媒体演示见图).

(1)“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

(2)“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3)“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4)“等积变形”,连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

综上所述: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六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音乐一年级第二册第七课歌曲《云》

设计理念: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特点,以审美为核心,从感性入手,通过情境铺垫,激趣导入等环节的创设,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为此,教学中要力求多给学生实践的时间与空间,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感悟、实践、再感悟、再实践的过程中学唱歌曲、体验歌曲,在感悟、体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创编动作把歌曲的内容表现出来,并用 、拍的节拍变化创编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云》是一年级第二册第七课中要求学生会唱,并能感受和表现的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抒情的儿童歌曲, 拍,五声D宫调式,四个乐句构成。歌曲节奏舒展平稳,旋律起伏跌宕,优美抒情,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引发了孩子们天真的联想,从“蓝天”、“白云”到“大海”、“帆船”,从“装着小雨点的大船”到“快快浇麦田”,寄托了孩子真诚而美好的愿望――愿大自然忠实地为人类服务,让人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丰硕的成果。

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云》,学会用轻柔的、高位置的声音来唱歌。

2.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所构成的音乐形象。通过表演《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3.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并能用节拍的变化来创编演唱歌曲,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音乐的愉悦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铺垫,激趣导入

1.多媒体播放画面:蓝蓝的大海一望无际,蔚蓝的天空飘着白云,有的象帆船,有的象小狗,有的象花朵,有的象……

伴随画面响起将要学唱的歌曲《云》的优美旋律。提问:蔚蓝的天空中白云在悠闲地散步,这些云朵象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说得真好,有的云朵象帆船,蔚蓝的天空象大海,帆船在海里慢慢走。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感受 拍子优美抒情的旋律。(音乐响起,老师随歌曲节奏朗诵歌词。)

3.导入歌曲《云》。

师:这优美的旋律多动听啊!这首优美的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云》。

二、唱中感悟,学习歌曲

1.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完成发声练习。

师:我们一起跟着优美的旋律用“lu”音来哼唱,好吗?(学生跟随老师边拍击三拍子的节拍边哼唱。)

2.让学生自己学着哼唱歌曲《云》。

师:如果我们把“lu”换成一首儿歌会更好听。想听吗?

3.老师范唱并请同学们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演唱歌曲《云》,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特点。

4.学生谈感受后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能感受到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特点。你们想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出这样的情绪吗?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歌谱)刚才同学们已经会哼唱歌曲的旋律了,现在我们再来朗诵歌词。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

师: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可以边听边表演。

(同学们随教师的伴奏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够把歌曲唱好,表现出歌曲抒情、优美的特点。(学生看教师指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合作探究,积极创编

(一)小组合作创编动作。

1.组织合作小组,选举小组长,明确组长和组员的任务。

2.分小组听录音,边唱边创编动作。

3.指名小组汇报表演,其余小组认真观摩后评价哪些地方表现得好,我们要学习,哪些地方如何作改进。

4.全体同学边听音乐边表演。

(二)讨论探究创编演唱。

师:刚才同学们边唱边表演,表现得很棒。这首歌曲共有两段歌词,请同学们想一想,两段歌词分别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借助对歌词的分析,教师引导:这首歌曲象不象谜语,第一段是谜面,问帆船装的是什么;第二段是谜底,同学们一定猜出了帆船上装的是小雨点。同学们猜对了谜语后心情怎么样?

(引导学生稍作思考后进行讨论。)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同学们说得真好,猜对谜语时的心情是非常高兴的。那么,我们能不能运用节拍的变化来表现两段歌曲的情绪变化呢?

(老师举例,把第一段歌曲变成二拍子演唱,让学生听辨、感受,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小结:把第一段歌曲变成二拍子来演唱,音乐与歌词不太相符。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怎样恰当地运用节拍的变化来表现两段歌曲的不同情绪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听取他们的意见,并适时指导。)

各小组交流创编意见后,教师小结:第一段描写的是美丽的天空,白云在悠闲地散步,如果快了就不美了,所以第一段还是用三拍子演唱;第二段同学们猜对谜语心情非常高兴,请雨点落下来,快快浇麦田,可以用二拍子来演唱,表现生动活泼的音乐形象。

四、对比感受,体验愉悦

1.请同学们按自己的创编演唱歌曲,感受新的音乐形象。

2.老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能用三拍子和二拍子两种不同的节拍来表现优美与快乐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现在请同学们演唱歌曲,对比感受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体验你们的成功。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波动》教学反思 篇七

本学期在滕老师的带领下,我参加了数学生活情境化教学的教研工作,在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本人精心组织了八下第五章《数据的波动》一节的教学活动,现就本节教学活动做如下反思:

所谓数学生活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以教材及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为基本内容,通过计算机的辅助作用,为学生创建或模拟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数学家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情趣,培养探索能力和探索方法,主动、全面地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要求学习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情境化。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了“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讨论—发现问题—总结归纳——知识应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观察、分析、讨论、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充分借助于教材中三个厂家的统计图,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交流获得知识信息,在反馈与交流中感受到知识的不够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探究的状态。

本节课在充分利用了教材给定的内容之外,我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引入了本次期中检测成绩来引导学生理解一组数据方差的意义和方差的算法。班上在前十名中正好有总分相同的两学生的成绩,我便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学生的总分相同,那么他的学习状况是不是就一定是一样的呢?电脑排名总有个先后顺序,那电脑又是根据什么来排名的呢?我们又有什么办法来区别这两名同学成绩的异同呢?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紧接着便引导学生分别计算出这两名同学成绩的方差来,发现他们的成绩相对平均分的波动状况不同,其中一位同学成绩相对均衡一些。这样既让学生加深了对方差含意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组数据方差的算法。在这里我还有意识的强调了学生要对各门功课都要有相同的重视程度,力求全面发展,尽量不要偏科,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也深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了。

本节课在各环节的把握和时间的撑控方面比较成功,但在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计算两同学成绩方差的时候应该更加充分的放手让学生去算,还可以让计算能力较强的同学演板就更好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数据的波动》教学设计与反思》,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本文地址:《数据的波动》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7篇)https://www.pxwst.com/a/167180.html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下一篇作文: 最美师德教师事迹材料简短优秀2篇

    上一篇作文: 薛法根《我选我》教学设计优秀8篇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数据的波动》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7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数据的波动》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7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