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作文网,作文大全,分类明确,让孩子更爱作文!
适合孩子,写作不迷茫

统计分析报告通用10篇

时间:2023-07-07 17:05:39 | 来源:啦啦作文网

我们眼下的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10篇《统计分析报告》,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统计学实习报告 篇一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在这短暂的日子里,我作为统计局的实习生,真正体会到了跨专业从事统计以及进行农村问题调查这些新鲜事物时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到了很多有关统计工作的知识和工作中涉及部门,相关人员利益问题的解决的技巧,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又增加了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可谓是收获不小。

到统计局的第一天。统计局的领导为我们精心安排了一天的实习培训。初步介绍了统计工作的有关情况,包括向我们传达了关于建立统计报表关系和开展统计报表网上直报工作的通知。为了让我们增强统计工作的法律意识,领导们还特别向我们介绍了统计法,让我们了解到优化我国统计法律运行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的职能等内容。领导们为了使我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也会经常鼓励我们到农调队部们去帮忙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通过这次的深入实际工作,我了解到各地的综合统计信息大都是由统计局调查搜集加工整理的,这些信息所反映的经济含义以及潜在的政治含义,与统计部门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统计部门做到客观真实即可。但是,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特别是层层考核的机制下,统计部门的行政上级 同级政府或上级政府有关经济主管部门却与统计信息存在着一定经济或政治上的利害关系。统计部门上报的数据关乎着该地区、部门的荣辱得失和领导人的政治命运。由于这一特点决定了在统计活动中客观上存在着干扰统计数据的潜在动因。这就造成了某些地区、部门的领导是既要听真数据又要统计部门报合其心意的假数据,社会上所谓 数据出官,官出数据 即此现象的写照。体现了上位利益关联性。

再次,统计调查对象面广量大,变动频繁,且所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具有混合性的特点。统计调查对象的这个特点使得统计工作的难度加大,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众多的调查对象,使得统计人员与统计力量的矛盾凸现,对调查总体难以统全。统计调查对象的频繁增减,使得对统计调查对象的总体数量及其构成的把握成为难题。调查对象活动性质的复杂多元、经济成分的混合,使统计划分、界定以及统全、统准成为关键的问题。如对就业情况的统计原来是很单一的,现在不仅有在各种类型单位的就业,还有弹性就业、灵活就业等。

在工作的实践和与单位人员的交流中,我认为统计法在现实中的运行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统计法制意识淡薄,统计作假比较严重。

一是一些地方领导干部随意修改统计数据,直接违反统计法。

二是有些统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不高,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统计原则,对领导的干预不敢抵制,对假数据不敢依法更正,有的甚至还参与弄虚作假为其上级违反统计法出谋划策。

三是调查对象为了自身利益在统计上弄虚作假,且由原来的以迟报、虚报为重点,转变为以拒报、瞒报为重点;对利润等经济效益指标的瞒报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四是统计执法力度不够,不能有效杜绝统计违法现象。

(2) 统计违法方式更为圆滑,违法理由更加堂皇。

(3) 现行统计体制抗干扰能力差,统计部门综合协调能力弱。

现行统计体制,难以保证统计工作的独立性。统计部门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门或直属单位,部门领导由当地任命,很多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都根源于这个体制。与此同时,政府统计部门由于在行政体系中与政府其他部门平级,对政府其他部门的统计力量、统计信息资源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和工作力度,综合协调能力显得不薄弱。

统计学实习报告 篇二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证明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二、实习过程

在三亚东方园中园景观有限公司的财务部实习了一个月,主要负责公司各类收入与支出的登记、统计核算和制作统计报表。刚开始到公司的时候,负责带我的陈姐带我到财务部门熟悉了一下环境,认识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将要朝夕相处、一起工作的同事,然后了解了公司的规模,发展历程及公司的现状等等。接下来的任务是翻看了公司以前的账目,把账目上的数据练习着统计核算了几遍,熟悉统计报表的制作过程,模拟制作了几份统计报表。这样练习了几天后陈姐开始让我着手公司最近的账目,虽然只是些小工作,但我心里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终于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能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紧张的是怕在做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给公司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每天都战战兢兢地完成任务,数据的登记、统计、核算和统计报表的制作等等。完成以后请教同事,反复的检查和修改,直到得到同事们的认可为止。虽然有时候工作很累,但是看到同事们赞赏的眼神心里由衷的高兴。

一个月的时间在每天忙忙碌碌中无声的流逝着,实习很快结束了。在最后的两天里陈姐带我去参观了公司的其他部门,公司规模虽说不是很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部门应有的尽有,还是挺完整的。公司业务还是很不错的,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它会发展的更大更有影响力。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

通过实习我在统计学获得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巩固并检验了两年学习知识水平。在此期间我充分利用了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对统计有了更深理解,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我工作得到了实习单位充分肯定和较好评价。

本次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其收获和意义对我以后的学习有着重大的作用。首先,我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理论和实际是不可分在实践中我知识得到了巩固,解决问题能力也受到了锻炼;其次本次实习开阔了我视野,使我对统计在现实中运作有所了解,也对统计也有了进一步掌握。

在实习过程中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其他的东西,在一个月的实习里我基本上掌握了统计工作的一些具体操作细节,知道统计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要出一流成果就必须要有专业统计人才和认真严肃工作态度,在实践校对工作中知道一丝不苟真正内涵。实习期间,我严格要求努力工作,虚心向领导和同事求教,每天按时报到,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认真学习统计专业知识,阅读了大量统计各种杂志、论文、书籍等。进一步掌握了统计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但在短暂实习过程中我也深深感觉到所学知识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难过。在学校总以为学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多么少。因此,在以后学习中应更加努力掌握好更多专业知识,更好运用统计这门科学。

最后,向为我实习提供帮助的指导老师、服务处领导、同事以及在实习过程中帮助我的朋友、同学致以衷心感谢。

统计学实习报告 篇三

日到大渡口统计局科研所认识实习,在两周的时间里,我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帮助下,我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在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也更深刻的理解到了统计理论知识体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面,我仅把实习期里的主要情况做一下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给予批评和指正。

一、大渡口统计局综合科介绍

综合科是统计局内部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而统计综合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阔,包括统计分析和统计产品。同时在政府统计工作中,对政府和社会关心的有关经济、社会、科技、资源与环境等重大问题,都需要从统计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统计产品包括《统计资讯》、《统计月报》、《统计季度报表》以及最重要的《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是展示各项指标的重要窗口,是了解该地区各项实际情况重要媒介。

二、综合科认识实习的具体内容

第一天到综合科报到时,一进门,就看到书柜上排列着诸多年鉴,有大渡口各个年份的《统计年鉴》,重庆市各个年份的《统计年鉴》,还有中国各个年份《统计年鉴》,还有一些其他的统计资料,以及《领导干部手册》之类的东西。梁局、项借,清姐还有郭老师很亲切的对我的到来也表示了欢迎。因为只是专业实习,只做一个月,而且项姐也是刚到综合科,郭老师家中有事,清姐在我来的第二天久走了,所以领导并没有安排我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但这也方便了我灵活的安排一些时间,有机会在一旁观摩他们工作。我去的时候正赶上他们在做《统计年鉴》。原来都是在每次做论文的时候去网站上统计局网站里的《统计年鉴》来找数据,这次亲眼看见了《年鉴》的制作过程感到了无比的荣幸和神奇。

《统计年鉴》

到综合科的制作过程其实已经很简单了,但在这之前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步骤。光在统计局中首先就要各个不同专业的科室要从所属专业的规模企业的报表中统计数字,然后在把数字报到综合科,综合科再根据历年格式,将所得到的数字填到年鉴当中。如果跟往年差距特别大的数据,还要一级一级的排查。而且做完之后还要进行校对。统计局就是跟数字打交道,容不得半点马虎。其实也是相当浩大的一个工程,项姐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10点了,我经常玩笑她是整个统计局最忙的人。

在实习期间,利用科研所书籍多的优点,阅读了大量关于统计方面的书,如《中国统计》、《中国统计建模大赛论文汇编》以及诸多统计专业的文章,充实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收益非浅,还了解统计学会工作的

大致流程。并且详细阅读了从1960年开始到xx年的《统计年鉴》,目睹了整个统计年鉴的演变,也见证了我们国家统计事业的发展历程。

三、认识实习的收获与感想

我想向所有为我的实习提供帮助和指导的老师和科研所的领导和同事致谢,感谢你们为我的顺利实习所作的努力和帮助。

通过实习,我在统计学方面获得了一些实际的工作经验,巩固并检验了自己三年来本科学习的知识水平。

实习期间,我了解并参与了统计年鉴的校对工作,并且对制作统计年鉴的寻找了资料,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此外,我还学习了与除了跟自己同龄人之外的人打交道,从中获益匪浅。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再一次向为我的实习提供帮助和指导的老师和科研所的领导和同事以及在实习过程中帮助我的朋友、我的同学致以衷心的感谢!

20XX年度年报统计分析报告 篇四

根据西宁市20XX年度人才资源统计及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统计年报资料显示,20XX年西宁市人才资源快速增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基本稳定,工资制度改革后收入稳步增长。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人才结构日趋合理、素质有所提升

一是人才总量稳步增长。20XX年末,西宁市国有事业单位人才总量达到27558人,比上年末净增加1091人,增长4%。其中管理人才2897人,专业技术人才25271人。企业人才总量达到1518人,比上年末净增加287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833人,专业技术人才1039人(其中354人在管理岗位工作)。人才队伍的快速增加,得力于人才政策的落实到位,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人才队伍的重视和保护措施得力。二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从专业技术人员的文化层次结构来看,本科文化程度的8818人,占30、3%。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129人,占0、44%。比往年均有所提升。三是人才队伍结构渐趋合理。西宁市现有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2130人、中级12324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各行业的分布状况,已由“点”状分布扩展并形成了“块”状分布的格局,初级人才偏多、中级人才偏少、高级人才缺乏的被动局面得到改观。行政单位5588名干部中,35岁及以下的占26、4%,36岁至45岁的占47、8%,55岁及以上的占2、6%,老中青梯次配备渐趋合理,干部队伍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

二、事业单位人员合理增长、行政人员稳中有降

20XX年西宁市行政事业单位总数达1117个,年末职工总人数达41114人,比上年末增加923人。其中,行政机关单位345个,年末职工总人数达8377人,比上年减少112人。西宁市事业单位772个,年末职工总人数达32737人,比上年末增加1035人(主要是弥补长期以来师资力量不足,也是西宁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

机关单位年末总人数有所减少,在市、县、乡三级分布中主要表现在市、乡镇幅度大,县级基本持平。

20XX年,西宁市市级行政机关单位有65家,年末职工总人数2559人,比上年减少93人;县级行政机关单位有246家,职工总人数4817人,比上年末减少1人;乡镇机关单位有50家,职工总人数有1001人,比上年末减少18人。行政机关人员队伍稳中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市级机关人员减少幅度较大,是当前西宁市政府机构改革、精减机构、减人增效的体现。

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完善、职工工资收入稳步提高

近年来,西宁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了税源,地方财政收入有较大的增长。06年,西宁市在认真落实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措施的同时,普遍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抚恤对象抚恤标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等一系列措施。职工的工薪报酬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20XX年西宁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年均工资达22853元,比上年增加了4040元,平均每月增加336元,增长21、4%。其中,行政机关人员年均工资24853元,比上年增加6040元,增长32、1%;事业单位人员年均工资23457元,比上年增加4768元,增长25、5%。

在行政机关人员工资中,市级机关人员年工资达27278元,比上年增长31、7%,县级机关人员年工资24317元,比上年增长28、3%;乡镇机关人员年均工资21604元,比上年增长25、2%。

在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中,市级事业单位人均工资23551元,增长14、7%;县级事业单位人均工资23600元,增长27、1%;乡镇事业单位人均工资22901元,增长37、8%,位居首位。

20XX年西宁市人才总量有较快的增加,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队伍基本稳定,职工薪酬收入稳步提高。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机关事业单位非正式职工仍然偏多

从这次年报中可以看出,20XX年西宁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非正式职工总人数达524人,占全部人数的1、3%。比上年同期还增加386人。其中机关单位非正式职工有118人,占机关单位全部职工总数的1、4%,比上年增加76人。主要表现在区县机关拥有非正式职工非常突出,总数达到81人,占西宁市机关非正式职工的68、6%;事业单位非正式职工20XX年达到406人,占事业单位全部职工总数的1、2%,比上年增加310人。非正式职工在单位的大量存在,说明单位机构改革中仍然存在着不完全彻底的现象,后遗症严重,特别是区县机构的人事制度改革任重道远。

2、公务员队伍年龄偏大、工资偏低

从西宁市行政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工龄统计表反映情况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年龄偏大,35岁以下的人员占比重不足27%。由于公务员制度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公务员队伍实行逢进必考的制度,加之行政机关由于有编制的控制,年青人进机关的难度越来越大。多数机关由于没有空编,长期无法招收年青人,少数机关进人也只是每年招1至2个,无法改变队伍的老龄化趋势。据统计,西宁市当前公务员年龄众数处在41——45岁年龄组中,年龄中位数处在42岁左右。

二是工龄偏长,工作年限在15年以下的人数只占26%,工龄年满30年以上的仍有22%。目前西宁市公务员队伍中工龄众数处在21-25年之间,工龄中位数在22年左右。

三是工资偏低,机关人员实发工资达不到统计年报人均水平。从年报中反映的人均工资,是各单位按档案工资标准上报的,多数单位实发工资达不到档案工资标准,许多政策加资的项目不能兑现。所以工资增幅相应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差距。

3、人才总量还不足,特别是公有经济企业人才更显紧张

20XX年西宁市人才队伍总量仅有2、87万人(只包括事业单位和国有经济企业),与210万人口的城市不相配比,并且人才主要分布在事业单位,占95、8%,而公有经济企业只占4、2%。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队伍主要集中在企业,是西宁市人才的集聚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改组改制的冲击,前几年西宁市人才队伍出现过大量外迁的现象发生,特别严重的反映在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一方面原有的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大量向沿海城市迁移,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大中专毕业生和吸纳优秀人才来青工作,造成西宁市的优秀人才队伍呈萎缩状况。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加之整个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西宁市抓住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机遇,国有经济和社会发展迈入了快速稳定发展的轨道,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企业的搞活,从而企业人才外流现象得到了遏制,人才队伍又出现稳中有升的好趋势。虽然人才队伍遏制了减少流失的现象发生,但是西宁市人才仍然偏少

4、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紧缺,部分专业类别人才也十分欠缺。

西宁市即将建成复合肥、多晶硅高新技术企业急需一批领军的技术人才,但从人才资源基本情况统计表来看,博士学位以上人才为0,特殊专业技术人员也基本为0,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西宁的人才队伍中缺少这些优秀人才。同时,部分专业类别人才奇缺,如翻译人员、科学研究人员等人才奇缺。

针对西宁市人才队伍现状和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变化出现的情况,进一步更好地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保证西宁市的人事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现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1、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为西宁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动力源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竞争力,谁就拥有了发展。所以西宁的发展靠人才,人才资源靠开发,人才队伍靠建设。为此,建设西宁人才队伍,必须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既要快速培养本地人才,又要大量吸收和引进外地人才,这样才能快速地扩大和壮大人才队伍;二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满足各类专门人才需求相结合,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充分调动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三是做到用事业吸引和待遇留住相结合,重点解决西宁人才能用不能留的局面,既用激励机制,又用竞争手段来激活人才合理流动,做到良性循环。

2、加快公务员制度改革力度,充实和完善公务员队伍结构

针对当前西宁市公务员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现状,要从根本上改善和充实,做到精干高效的、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公务员队伍结构,必须从现在做起,加快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如制定符合身体欠佳和不太适应工作需要的中老年人退休的政策措施,腾出相应编制,用来引进大学生进机关,改善年龄结构,防止在机关出现年龄断层现象发生。

3、加大公务员工资改革进程,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目前西宁市机关公务员工资主要存在基数低、与外地差距大、不能体现绩效挂钩、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公务员工资的上涨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统一,不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在制定标准工资的同时要积极实施奖励措施,充分发挥和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打破多干不多得的“大锅饭”现象。三是要积极向外地市学习取金,吸取各地工资政策的好办法,尽量保证在一定范围内同类公务员工资的基本平衡。

统计分析报告 篇五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及科研等工作,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过去,是为了取得更大的进步,因此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水平

1.能按照学校的安排,认真做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依照学校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意见,能做好本学科课程的教学工作

2.教学检查工作

在学期初开始进行了教学检查工作,并把本学科课程的教学同学生的日常学习结合起来。配合学校在学期末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并搞好课程的期末复习,试卷审核,作业催交及平时作业成绩、毕业设计成绩汇报等工作。在学期末,配合教务科开展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检查工作。

3.配合学校教学,加强日常教学工作检查

本学期除配合学校的常规工作外,也组织了对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的教学工作进行自查。指出了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从中收获良多。本学期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取得了好成绩。学生经过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前面的知识有所淡忘,考前培训可以很好的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另外,考前培训的针对性较强,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认可。考前培训的针对性较强,对学生的帮助很大。

二、建设教学资源,加强资源利用

1、“教学资源包”的延续与深化工作

在上学期学科组成功的开展的“教学资源包”的建设的基础上,继续要求在原有“教学资源包”的基础上,加入理论指导,并不断完善自身的资源。同时,本学期还组织学生对部分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源包”进行了整理工作,希望可以形成课程指导性的教学资源,对今后的'课程教学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2、启动部分课程资源建设工作

本学期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个重点工作就是按科室要求启动了部分课程资源建设工作,特别是针对中职课程资源的建设方面,布置了重点建设的工作。课程资源建设开始启动,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

3、提升教学资源利用水平,做好教学支持服务工作

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的教学资源管理水平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虽然开展了多层面的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但大量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的教学资源仍停留在教师自身使用这个层面上,使得教学资源建设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水平也不高。本学期在教学资源利用上也开展了不少的工作,整合部分课程的教学资源,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应用到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1.结合教学及竞赛活动开展教研活动

本学期计算机学科组在教研活动的组织中,注重结合教学活动及学生竞赛活动来开展。结合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课程,开展了多次的教研活动,结合本学期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的竞赛活动。

2.开展教研“沙龙”活动

为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教研环境,本学期实施了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教研“沙龙”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对“沙龙”活动的主题展开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组织技能竞赛,强化学生能力

1、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了农村社会经济统计项目比赛。

本次组织工作,学生积极参与,辅导工作也进行了改革,由以前的集中辅导,向课堂辅导转变,从课堂教学环节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展竞赛辅导工作。

2、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工作。注重开展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整理学科资料,规范资料管理

在领导下非常重视学科资料的建设整理与归档。便于学生对资料进行查询。规范学科及教学资料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将各教学环节的要求,将教学管理中各个过程中的资料归档存放,同时做好科研教研工作的资料整理工作,初步构建完成了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的学科资料库。

六、找准学科问题,确定努力方向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凝聚力还有待加强。教学工作不是个别人的事情,需要整个团队共同协作才能把工作做好。

(二)工作缺少规范管理。虽然一直以来都在加强学科组的规范管理工作,但收效却不大,所起的作用却不大。今后还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规章制度来管人管事和开展工作。

(三)缺乏起带头作用的学生。许多工作需要有领军的人物,但目前学科内缺乏这样的学生。

今后的工作还需要更加的努力,也希望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做好各项工作,为今后的共同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统计分析报告 篇六

回顾过去,2014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宝光给了我锻炼的舞台,使我取得了不少的收益。这些成绩是离不开领导的信任和支持,离不开车间各道质检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要感谢各位对本人工作的支持!过去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的日子还是要靠我们共同的努力去实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相信宝光的未来会更加辉煌!

伴随着集团的发展壮大,我个人的成长也略见成熟。下面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个汇报:

我所在的岗位是生产、销售、非工业统计岗,主要负责工业企业生产统计和全集团非工业统计工作,兼内勤工作。2014年的生产年报月报与2013年的大同小异,对我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但是简单的工作确有不简单的做法,在保证及时、准确、全面地完成2014年各项地税局上半年税收工作总结年定报工作的前提下,我努力发挥统计的咨询与监督职能,将最新鲜的统计数据及时传达给集团公司各级领导、统计局领导和经信委领导,为集团领导决策,为统计局汇总,为经信委核算提供支持。同时,监测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各月生产经营,及时发现特别情况,并汇报给部门领导。在路部与赵部的指导下,成功撰写了8篇经济简报,将每月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及时传达给各级领导与同事,此简报俨然成为各部门各企业了解集团公司整体经济运行情况的窗口。

建筑业、商业、服务业是集团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五大产业之一——系统集成,系统集成产业统计工作已然建立,虽说还有待完善,但已经步入正轨。近两年,集团公司系统集成产业每年均以不低于40%速度增长,今年销售收入可突破6亿元,是五大产业中发展最快,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现阶段,第三产业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2010年末占GDP比例为43%,相对发达国家70%以上的比例还有较大差距,今年集团公司商业、服务业收入有望突破25亿元,是集团公司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之一,做大做强主业,发展配套商业服务业前景乐观。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部门领导做好各项工作。为发展集团公司“5+3”产业,首先得全面了解集团公司产业现状,为此我协助赵部制定了以产品划分产业的集团公司产品目录和产品产值调查表,目前,调查表已经发放完毕并全部回收,初步汇总工作也已完成,由于半年工作总结格式年底工作较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工作还有待进行。

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篇七

一、党员基本情况

截止到20XX年12月31日,我院共有党员总数1229名。其中,正式党员882名,预备党员347名;女性党员517名,占党员总数的42%;少数民族党员49名,占党员总数的4%。

从党员的身份来看,教职工党员391名(其中,教师党员192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123名);学生党员663名(其中,研究生党员63名,本科生党员578名,专科生党员22名);离退休党员140名;其他35名(已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关系未转走等)。学生党员在全体党员中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3、9%,见附图1、

二、20XX年发展党员情况

20XX年我院共发展党员365名,其中发展教职工党员9名、研究生党员11名、本科生党员320名、大专生党员25名。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突出了两个重点,一是继续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发展本科生党员人数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7、6%;研究生党员人数为63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2、9%。二是积极做好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20XX年我院共发展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6名,占发展教职工党员总数的66、7、

三、党员教育管理

我院党委历来十分重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去年,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教育为契机,我院举办校、院两级专题报告23场,党支部集中学习108次,组织各种参观和实践活动23次,各级开展学习体会交流64次,各级开展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活动52次。在认真征求意见和深入谈心的基础上,全体党员认真撰写了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回顾了自己近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经历,查找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得我院党员的精神面貌焕发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四、近三年党员队伍状况分析

通过对近三年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院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

1、学生党员数量合理,保持较高比例。

三年来,我院学生党员占全院党员总数的比例均在55%左右,本科生党员比例保持在10%左右,见附图2、

学生党员保持较高比例主要是由于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党委认真贯彻《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精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从党建经费中拨出专款用于积极分子培养、培训和党员教育工作。党委组织部和党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工作的几点意见》等一系列有关发展党员的工作制度,组织编写了《发展党员工作制度选编》,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党员的新思路。党校进一步规范培训模式,实行两级党校管理体制,推动并开展了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分党校初级班、院党校高级班三级培训的模式,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2、教职工党员队伍逐年扩大,整体结构进一步改善

三年来,我院教职工党员人数逐年增加,见附图3、截止20XX年年底,我院教职工党员总数为391名,占全院教职工总数的52、2%;其中,教师党员人数为192名,占我院教师总数的比49、0%。

2003~20XX年,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人数由98人增加到123人,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由46、4%提高到58、0%,见图4、具有高职称教职工党员人数由60名增加到65人,在具有高职称教职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由49、7%提升到51、2%,见图5、

我院教职工党员人数之所以逐年增长,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原因是,在党委的领导下,党委组织部和党校统筹规划,加大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力度,培训的内容和时间上都做了较大的增加,形成历时两个月六个阶段的教育培训,为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保证发展党员质量,把好入口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党委组织部、党校定期指导和督促各基层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此外,每年在引进新教职工时,我院加强了对其政治素质的考察。

五、对今后工作的思考

根据党内统计分析所反映出的情况,我院今后党员发展工作的主要思路如下:

1、进一步推进在教职工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尽管今年来我院教职工党员保持较高比例,但在发展教职工党员过程中所能考察的重点培养对象范围较小、选择余地不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做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工作的能力优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在与学术骨干谈话时显得能力较弱,从而导致了教职工发展党员工作相对学生发展党员工作比较滞后。因此,我院在教职工发展党员工作中,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高知识群体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中的党员发展工作。

统计分析报告 篇八

周中工作总结如下:

一、要用积极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即然选择了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

二、要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已做到一丝不苟。统计对我来说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的要求很严格,它要求我必须认真、细致。

三、要做到在刚统计时与核对数字相符,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无误的数据便于以后的查账,所以,必须要认真,仔细无差错。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其它工作时也是必须用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工作。

四、要用百分百责任心对待工作。工作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责任我们有义务尽心尽责的去完成,去负责所以工作的好坏,也取决于对工作的责任心。

五、要加强工作的高效率。对我来说提高工作的效率就是要多学习,从学习中汲取好的可以提高效率的知识,再就是,将问题细化,在短时间内决定,对任何事情都要当机立断,设定具体时间安排工作,给自已制定严格的最后期限。

六、从中我体验了工作的性质,学到了很多我未曾接触过的事物和知识。不足之处也存在很多问题。新的一周又已来到。工作还在继续,但是新的一周自已要求自已要有一个全新的自己。理清自已的思路,把工作做的更细致化。

这一周自已也是以抱着感激的心情迎接工作的考验,我时常在想因为这份工作,我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因为这份工作,我磨练了我的意志。

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 篇九

为全面掌握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状况,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要求,现将我局20xx年度能源消耗情况汇总分析,汇报如下。

一、能源消耗总体情况

20xx年,我局办公楼总建筑面积750平方米;用能人数80人,其中编制人数20人;公车总数1辆,为汽油车。能源资源消耗主要是办公及日常用电、用水,公车耗油等。

20xx年全年用电消耗37265、79千瓦时;用水消耗1195、85立方米;汽油消耗4878、89升。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为49、69度/平方米?年,人均用电量为1863、29千瓦时/年,人均用水为59、79升/年,人均单车耗汽油量243、94升/年。

二、能源资源消耗变动情况

经统计,20xx年能源资源消耗呈现“有升有降,总体下降”的态势。其中,人均用电量同比下降13、58%,人均用水量同比下降16、7%,人均车耗汽油量同比下降7、22%。

20xx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同比下降10、32%,实现局级用电、用水、用油能耗指标节约5%以上。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20xx年我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仍有差距。下一步我局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构节能的成效。

(一)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加强对大能耗设备的监控,尽量减少使用并加大改造力度。严格执行车辆淘汰制度。加快淘汰高耗能的办公设备,完成节能灯管的更换,积极推进办公室资源循环利用。

(二)加强节能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公共机构节能的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适时举办节能专题讲座,提高节能管理能力,营造公共机构节能的良好氛围。

(三)深化机关节能管理。严格执行我局已有的各项节能制度规定,强化公务车节油、车辆维修、办公节电、日常节水、办公耗材、通讯和邮资、公务接待费用、差旅费用、会议费用、印刷费用及其它节能事务管理措施。

(四)完善节能考核评价。不断完善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切实加强对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达标的科室通报批评和问责。

统计分析报告 篇十

近年来,巴州区委在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用好的作风和好的制度保障《干部任用工作条例》和各项干部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并在干部制度和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上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全区干部选任、教育、管理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根据2006年干部统计年报,现将我区干部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一、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

巴州区于2006年8月和11月分别就乡镇领导班子和区级四大家领导班子进行了换届。换届后,区、乡(镇)两级领导班子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领导职数减少。区级四大班子领导职数换届前共46名,换届后为44名,减少职数2名。乡镇领导班子的职数换届前共460名,换届后职数共218名,减少242名。

(二)班子结构优化。一是年龄整体降低。换届后的区级四大班子领导平均年龄总体降低,区委常委班子换届前平均年龄44岁,换届后平均年龄40.50岁;区人大领导班子换届平均年龄53.86岁,换届后平均年龄51.71岁;区政府领导班子换届前平均年龄41.29岁,换届后平均年龄39.88岁;区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前平均年龄50.80岁,换届后平均年龄49.50岁。二是班子成员学历普遍提升。换届前,四大班子领导成员中,有研究生学历2人,大学本科15人,专科27人,中专及以下2人;换届后有研究生学历8人,大学本科16人,专科19人,中专及以下1人。换届前,乡镇领导班子中,大学本科学历占10%,专科占60%,中专及以下占30%;换届后,大学本科学历占16%,专科占64%,中专及以下占20%。三是班子成员搭配更加合理。在换届后,区级四大班子及乡镇班子基本实现了老中青的合理搭配,形成了适度年龄梯次。

(三)协调配合加强。换届后的各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整体下降,学历普遍提高,更加具有朝气,理论素养、执政能力较换届前得到有效提升。由于领导职数减少,各级班子成员的分工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明晰,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从统计数据看,巴州区的各级领导班子在换届后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乡镇领导班子均由公推公选产生,在公推公选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本位主义在一定程度存在。由于基层干部和群众在行使民主权利中存在一定的本位主义、家族思想,对外地人在公选中造成不利的倾向。二是个别班子在团结上存在隐患。乡镇领导班子公推公选,虽然充分体现了民主,但同时也使原有的班子成员在竞争中产生了一些矛盾和摩擦。因此,乡镇的一些班子成员中存在不团结隐患,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当选领导和落选人员之间有相互拆台的现象。三是领导班子工作执行力有待加强。一些乡镇领导由于在竞选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干部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当选后有“报恩”思想,对一些工作在执行上有不愿逗硬的现象。有一些领导害怕工作过于逗硬而得罪人,在今后的竞选中失去支持,因而在工作中有得过且过、不敢逗硬的现象。

针对这些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上级组织要进一步加大对工作的目标考核力度,建立不胜任领导干部调整制度;另一方面,建议县区委应进一步加大对换届乡镇领导班子的组合搭配力度,可根据公推公选的实际情况,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在乡镇之间进行适度交流,既减少了干部之间的矛盾,又为一些领导干部大胆逗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环境。

二、常委分工负责制取得明显成效

巴州区在市委制定的总体原则和框架内,对常委分工负责制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制定了《区委常委分工负责制试行办法》、《区委常委分工负责制动行规则》等规范性文件,促进了新一届常委会班子正常运转。

(一)新一届常委会的基本特征

我区于2006年11月对区级四大班子进行了集中换届。换届后的区委常委会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常委职数减少。新当选的区委常委共11名,比换届前减少2名其岗位为:区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长),其他9名常委分别兼任区委办公室主任、常务副区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副区长、工会主席(统战部长)、人武部政委。二是副书记职数减少。换届前区委共设5名副书记,换届后仅设一名副书记兼任区长,未设专职副书记。三是党政交叉任职增多。有3名区委常委在政府任正、副区长。四是年龄、学历结构更加优化。新一届区委常委男同志10人,女同志1人,平均年龄为40岁,年龄最大的44岁,年龄最小的37岁,较上届平均年龄44岁相比下降了4岁,研究生文化5人,大学文化6人。文化程度较之上届有普遍提高。

(二)常委负责制试行的方式方法

我区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有关要求,科学设置党政工作机构,适当增加全委会委员名额,进一步完善了区委常委会的组织结构,有效地避免了体制外循环,避免了非正常因素对决策事项的干扰和影响,减少了决策的`中间环节。

我区实行区委常委分工负责制,一是坚持了六大原则:集体领导、常委负责的原则,合理分工、权责统一的原则,民主平等、规范议事的原则,依法办事、科学决策的原则,总揽全局、协调高效的原则,授权充分、各负其责的原则。二是在功能定位上,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强化统揽作用的同时,重视探索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的协调运行机制。三是在工作机制上,构建和完善统分适度、运行协调的工作机制,党委决策、政府落实、人大监督、政协参与的领导机制,扩大民主、科学集中的决策机制,责任细化、工作量化的目标管理机制,重大情况通报、重大事项报告的监督机制以及自身能力建设机制。四是在制度建设上,力求管用、实用,出台了《常委分工负责制试行办法》、《常委分工负责制运行规则》、《重要会议开放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新一届常委会提供了制度保障。

区委规定,一是地方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并接受监督,定期向全委会报告工作,集体对全委会负责。在分工上,既考虑决策参数齐全的问题,又解决决策主体模糊的问题,按照“不交叉、不重叠、不缺失”的原则,合理调整常委分工,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常委分工负责制度。二是在决策改革方面,实行会议决定、严格票决。建立决策调研、咨询、征询意见、协商、风险防范和信息反馈、评估机制。凡涉及区委常委会职责范围内决定的重大事项,必须在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书记与分管、联系常委充分酝酿或与其他常委通气、协商并提出成熟意见后,方能召开常委会议集体讨论票决。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必要的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对干部任免或其他一些重大事项,实行预案优选,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三是从制度层面规范区委常委分工负责制运行机制,制定了试行的运行规则和办法,提出了决策运行“八项制度”,即集体领导制度、分工负责制度、民主平等制度、科学决策制度、协调配合制度、工作报告制度、日常工作制度、监督激励制度。同时,按照省委相关规定的要求,对区委常委会议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行了全面规范。

(三)试行常委分工责任制的初步成效

对巴州区来讲,常委分责任制是一个新鲜事物,建立运行以来情况良好。

第一,书记直接面对常委,减少了领导层级。换届前的区委班子设有五名副书记(含区长),其他常委和副区长分管的工作都有一名副书记分管,从书记到常委,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都经过了两个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换届后,区委未设专职副书记,书记直接面对常委,减少了“中间层”和“缓冲带”,更有利于发挥每一位常委的工作自主性,有利于促进常委会高效运转。

第二,常委会集体决策,提升了班子权威。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取消了原来的书记办公会制度,重大事项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行决策,真正体现了党委常委会作为法定决策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提高常委会领导班子的权威。

第三,常委各负其责,激发了工作活力。常委分工责任制明确了常委的权力和责任,常委的职责一般都比过去增加许多,如宣传部长除分管宣传文化等传统领域外,还联系教育、卫生等工作,组织部长、工会主席等上面不再有分管副书记,常委独立开展工作的空间大了许多,有利于充分调动常委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党政领导分工不交叉,理顺了党政关系。过去一项工作党委政府都有一名领导分管,很多事情要党委的分管领导拍板,政府分管领导成了“配角”,但其中一些事情属于政府行为,变成了党委“大包大揽”。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凡属于政府职责范围的工作由政府领导分管,不是常委的副区长分管的工作,区委确定一名常委进行联系,由分管领导负主要责任。这样,即确保了党委对各项工作的全覆盖,又避免了分工上的交叉和重叠,使党委、政府的工作各有侧重,理顺了关系,减少了磨擦和扯皮。

第五,重要会议对外开放,加快了民主进程。为实现常委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透明化,区委制定了《重要会议开放暂行办法》,规定区委常委会议、全委会议,包括政府常务会议和人大常委会议等会议研究决定重大事项时,都要对群众开放。区委换届后的第一次常委会议,就邀请了区委委员、党代表、普通党员列席,使常委会的决策更加合乎民意、顺应民心,为建立阳光党务迈出了重要一步。

(四)需要探讨和完善的几个问题

一是常委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换届之后,除书记和区长(副书记)之外,其他常委都处在同一层级,协调常委之间的关系这一任务就落到书记、副书记两人身上,没有专职副书记分担,实际上增加了书记“集中”常委决策意志的难度。

二是常委如何分工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两种理解,一种是应该“全覆盖”,即常委的分工要覆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但这样容易交叉重叠;另一种则是不应该重叠,即政府已有领导分管的工作,不再确定常委分管,但这可能导致常委会对某些领域的领导和指导出现“空档”,不利于常委会的领导和决策。我区在这个问题上走了个“中间路线”,即政府已有领导分管的工作,区委确定常委联系,但这样也形成了实际上的重叠,在执行决策和责任追究时不好认定责任主体。

三是如何减轻书记工作负担的问题。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常委直接对书记的负责,同时也有更多的具体工作需要书记拍板,可能会影响书记谋全局、抓大事的精力。另一方面群众来信来访也更多地直接面对书记,增加了书记的工作负担。

四是区委办主任职权如何定位的问题。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在常委班子中排名第三,但究竟应该履行哪些职责尚不明确,虽然分工明确其协助书记处理日常事务、搞好协调,但每项工作都有其他常委分管或联系,一般不好主动介入。在未设专职副书记的情况下,党委办主任的职责和权力有待进一步明确。

五是党委办公室如何服务的问题。区委常委都兼任其他职务,也都有对应的工作单位,一些服务工作自然由这些单位承担,区委办公室没有安排专门人员联系其工作,因此,办公室对其他常委分管联系的工作情况不能及时知晓,容易造成信息、督查、服务方面的脱节。

三、“女、少、非”干部培养和使用力度进一步加大

换届前,区级四大班子领导成员中有女干部3人,占7%;配备有女干部的区级部门班子29个,占班子总数51%;配备有女干部的乡镇领导班子36个,占班子总数72%;全区共有女干部498人,占干部总数17%。换届后,区级四大班子领导成员中有女干部4人,占10%;配备有女干部的区级部门班子30个,占班子总数55%;配备有女干部的乡镇领导班子47个,占班子总数94%,全区有女干部506人,占干部总数的18%。

换届前,全区各级班子中有少数民族领导干部1人,全区共有少数民族干部3人;换届后,全区各级班子中有少数民族领导干部1人,全区共有少数民族干部3人。

换届前,全区各级班子中有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19人,全区共有非中共党员干部403人,占干部总数的13%;换届后,全区各级领导班子中有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22人,全区共有非中共党员干部412人,占干部总数的14%。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全区“女、少、非”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力度不断加强,但“女、少、非”干部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比较低,还有进一步强化的空间。在今后干部工作中,可建立“女、少、非”干部后备库,对这些干部进行跟踪培养。

四、干部考录、晋升、交流、培训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区委切实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日常管理、监督,形成了干部选、用、育、管的综合机制。针对当前干部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全区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刚性执行了“五必考”制度,即“凡进(新进入公务员队伍)必考、凡晋(职)必考、凡入(城)必考、凡转(非财拨或差额财拨转财拨、非财拨转差额财拨)必考、凡聘(事业单位新聘人员)必考”,使干部考录、晋升、交流、培训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群众中反响良好。2006年,全区各级机关干部中晋升职务的48人,交流55人,参加培训人员合计645人,培训总人数909人次(其中党校培训809人次)。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全区干部交流的渠道比较单一,干部培训的形式还有待多样化。建议在干部交流中进一步加强区级部门中层干部的竞争轮岗,既能加大干部交流、锻炼干部能力、增强干部活力,又能使关键岗位的干部得到有效监管。在干部培训中,应进一步加大培训渠道和方式的拓展,构建干部内轮外派、上挂下派、政企交流的干部教育培训大格局。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10篇《统计分析报告》,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本文地址:统计分析报告通用10篇https://www.pxwst.com/a/172331.html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下一篇作文: 个人工作月度总结大会最新5篇

    上一篇作文: 职业健康安全总结【最新3篇】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统计分析报告通用10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统计分析报告通用10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