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作文网,作文大全,分类明确,让孩子更爱作文!
适合孩子,写作不迷茫

教师职业与职业能力精选3篇

时间:2023-07-08 08:08:28 | 来源:啦啦作文网

教师职业能力 篇一

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

教师职员能力特征:实践性、稳定性、发展性、差异性。 职业能力功能:完善个人修养、提高职业威望、增强职业信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职业威望:是一种与其他职业的相对地位所有社会成员根据个人的职业给予他的敬意程度。 中等学校教师职业能力分类:教学能力、教育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语言能力、信息能力、交际能力、角色认知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自我提高能力。 加涅学习理论的核心:智慧技能、动作技能。

智慧技能:人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作技能的形成:是人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实践过程:目的—观察—辨别—操作程序的掌握—练习—反馈—熟练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八个半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博物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存在的智能。 教育学对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程研究:关注论、角色认知论、心境论、典型行为论。 典型行为论对教师职业能力的成长与发展历程的意义:准备与模仿、积极上进、熟练应变、反思与革新、墨守成规、退缩与退出。

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是教和学相结合的统一活动

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也就是说,就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育能力以教学能力为核心

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对各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手段等的领会、分析、判断能力。

认知能力主要表现为:领会课程标准能力、分析教材能力、了解学生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课前对各种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

设计能力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整合能力、教学策略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方案,解决具体教学问题进而实施教学目标的能力 实施能力主要包括:课堂调控能力、实施教案能力、教学应变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能力。 反思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反思能力、对教师自我心理因素的反思能力。 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主要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完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的能力。

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教学设计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学预见能力、合作性教学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综合评价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是最本的教学能力,其他教学能力都是建立在对教学认知的基础上。

中学各科的课程标准: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计划制定的指导教学的纲领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领会课程标准的能力包括:理解课程性质及课程基本理念、理解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掌握内容标准、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 分析教材能力包括:正确理解教材的特点、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教材内容的结构、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 了解学生的那些方面:身体、心理、个别差异

成功的教学在于成功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本节所讨论的教学设计能力,侧重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它是指教师课前对各种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 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目标的确定(分析内容标准、分析学生的情况{分析学生知识的起点、分析学生技能的起点、分析学生的态度}分析学习背景、教学目标的陈述{陈述教学目标的标准:教学目标陈述的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陈述应求明确、具体、可测

教学内容整合能力:教学内容心理化、肢解重组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

教学策略设计和选择的依据:教学目标、学生、教学媒体 编写教案无固定格式,但有些基本内容必须写上,如科目、年级、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安排及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重点、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编写教案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总结性原则

课堂调控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实施能力。 课堂调控贯穿课堂始终,是一堂课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教师在进行课堂调控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建立课堂教学常规,规范学生行为、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运用注意规律调控教学、运用语言艺术调控教学、利用教学反馈信息调控教学。 实施教案教师应做到以下几方面:按已设计教学过程开展教学、按已设计的板书已选择的方法和媒体进行教学(板书时机要适当布局要合理、层次要分明、重点要突出、字迹要清晰;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课前要演示,以便课上正确、恰当、顺利地操作,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方案。 教学反思能力包括:自我指定型教学反思能力和任务指向型教学反思能力。 自我指向型的教学反思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任务指向型的教学反思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媒体等操作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内部自我对话方式、外显自我对话方式、同事讨论方式、行动研究方式

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教学设计能力、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开发校内外教育资源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能力、合作教学能力、综合管理能力。 德育是学校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总称,法制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内容也应放到德育中。 德育能力:也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政治、思想、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德育能力的构成: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能力。

了解学生的能力包括:现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的总体状况、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状况、了解每个学生德育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评价学生的能力:要力求评价客观公正、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学生评价方法、要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内容的激励性、评价语言的激励性)

学生评价方法:刺激—反应法、现象—本质法、效应—本体法 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试论得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就是教师依据相应的教育目的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领会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常用方法,清楚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原则,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以人为本。1领会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意义重大,至少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道德建设事关国家安定,民族振兴。第二在新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特殊的意义。

2、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初中阶段的基本要求是: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律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尊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3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常用方法,德育方法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是教师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学生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进行评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方法。;自我教育法:;以上所述的各种方法各有特色,教师在运用时,教师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贴近时代,要赋予老传统;以新内涵。第二,要贴近实际,具有针对性。第三要贴近学生,具有亲切感。 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通过教师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及自我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性格逐渐完善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非强制性,愉悦性,隐蔽性,无意识性。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熏陶。 教师在进行情感陶冶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活动。

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症状、明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掌握一些心理疏导的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做好疏导工作,教师应力求“三到”:情到、言道、眼到。

教师在运用榜样示范进行教育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树立的榜样要有时代感、真实感和可接受性;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要简单模仿;调动学生学习榜样的积极性、主动性。

品德评价法有三种方式:奖励、惩罚、操行平定。其特点是

通过鼓励激发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向积极方面发展。

教师管理能力包括那些方面?学生学习管理能力、学生体育与卫生管理能力、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能力、班集体管理能力、依法从教能力 学生学习管理能力包括: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辅导能力、学生学习与研究小组指导能力、学习档案管理能力。 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组织上课、维持课堂纪律、组织课堂发言和课堂练习、组织课堂分组活动、组织课堂表演演讲和实验

教师如何组织好学生课堂发言和课堂练习:中学的课堂教学应尽量避免教师“一言堂”首先要培养学生课堂积极发言的意识和习惯。其次应该给学生课堂发言制定规则,最后教师要讲究向学生提问和回答学生问题的方法,学生练习需要教师事先做好练习内容和方法的准备,练习过程中要控制练习进程,掌握练习质量等。

学生体育管理能力:了解体育工作的法规、按照体育合格标准开展工作、组织好“一课”“三操”“两活动”一课是体育课,三操是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两活动是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活动。 实践中学校卫生工作归纳为以下几方面:教学卫生、体育卫生、劳动卫生、生活卫生、心理卫生。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最终稿 篇二

教师职业能力

第一章教师职业与教师能力 1.教师职业:教师职业是指在学校中以教育学生为主要职责的人的工作。(判断、辨析) 辨析答案:职业教师,即从微观意义上来理解的教师(在学校里以教育学生为主要职业的人),是随着学校的出现而出现的。 2.教师职业的性质有哪些? (1)首先,教师职业是以培养人,服务于社会为宗旨的。 (2)其次,教师的培养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训练,专业训练时基本内容。

(3)再次,教师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有一定的自主权力。 (4)最后,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 3.能力:能力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 4.教师职业能力:教师职业能力是指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直接影响教师教育活动成效和质量,使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能力。

5、教师职业能力的特征有哪些?

(一)实践性

(二)稳定性

(三)发展性

(四)差异性

6、职业能力的功能有哪几方面?

(1)有利于完善个人修养:职业能力与个人修养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的。

(2)有助于提高职业威望 (3)可以增强职业信心:信心是成功做事的心理条件

(4)提高工作效率:效率问题很重要,质量问题更重要。 (5)可以保证工作质量

7、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受个体因素和外部条件两方面影响的。

8、个体因素包括什么? (1)问题意识(2)知识修养(3)实践判断(4)反思习惯 外部条件包括什么?

(1) 评价机制(2)学校管理制度。(3)教师培训。(4)交流合作与专家支持。

初等学校教师职业能力分类有哪几方面?

(1) 初等学校教师完成教育工作任务的能力:教学能力;德育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2) 初等学校教师一般性职业能力:信息能力;语言能力;交往能力;教育机智;角色认知能力;自我提高能力。

9、教师职业能力考核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职业考核的目的是为了选拔能够胜任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才。考核分为普通面试、笔试、和情境测试三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教师的素质,不同的部分由不同的功能。

10教师能力考核的作用有哪些?

(1) 通过教师职业能力考核

来说明应考人员具备了做教师工作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2) 对用人单位来说,教师

职业能力考核宜作为早期筛选测验来使用。

(3) 由于此种考核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在我国录用考核发展的现阶段,它有利于打破选人用人中的人情阻力,地址不正之风。

(4) 教师职业能力考核是在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由省教育厅有关部门组织教育专家精心研,原理科学,结果客观,因而有利于提高录用考核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二章 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1.教师认知能力:教师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信息的接受、加工、储存和应用的能力。

2、教学认知的能力包括几点? (1)理解课程及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

(2)了解教学对象的能力。 (3)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3.理解课程的能力?

(1) 课程过去常常被认为是

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完整的学科知识则成为对课程的狭义理解

(2) 教师理解课程的能力及

时教师在以课程作为中介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过程中,表现在对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体系的掌握程度,对课程方案、客场标准和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的认识等方面的能力。

(3) 教师理解课程的能力不

仅包括实践化的学科知识,教师对体现在教学情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偏见和禁忌等众多潜在课程的理解也是教师理解课程能力的一个方面。

4、如何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 (1) 钻研教学大纲,分析教

材内容。

(2) 确定学生已有的学习状

态和发展水平。

(3) 确定目标分类

(4) 准确表述教学目标 5.如何才能具备了解教学对象的能力?

(1) 了解教学对象的能力是

在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中体现出来并服务于统一的教学目的。

(2) 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

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对象,了解他们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研究如何创造条件,使一些不易接受的难点、重点内容变得容易接受。

(3) 每个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提高自己了解、分析和教育学生的能力。

6、如何具备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1) 教师分析和处理教材是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明确在教学中使学生学习什么和解决什么。

(2) 分析和处理教材这意味

着对教材要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再到具体,通过多次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前后练习起来思考研究。(3) 所以分析和处理教材,教师必须通过熟悉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

7、教学设计的能力包括什么? (1) 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 (2) 选择教学模式的能力 (3) 突出教材重点和难点的能力。

8、小学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要考虑哪几点内容?

(1) 确定教学目标 (2) 设计教学活动 (3) 预测学生行为 (4) 准备教学媒体 (5) 分配教学时间

9、常见的教学模式有哪些? (1) 讲解接受模式

(2) “探究——发现”模式 (3) 介于讲解接受模式与

“探究——发现”模式之间的教学模式。

10、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突出教材重点的能力

(1) 明确重点问题,引起学

生重视

(2) 讲解重点问题,要做好

充分准备

(3) 巩固重点问题,做必要的练习。

(4) 处理好重点问题和非重

点问题的关系。

11、课堂教学的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一、 导入新课的能力。

二、 讲解的能力。

三、 提问的能力。

四、 创设情境的能力。

五、 启发引导的能力。

六、 板书的能力。

七、 小结的能力。

八、 布置作业的能力。

九、 指导联系的能力。 12.教师导入新课时应该注意什么?

(1) 集中学生注意 (2) 引起学生兴趣 (3) 激发学生思维 (4) 明确教学目的 (5) 自然进入新课

13、讲解一般都由引入、展开、结束三部分组成。

14、启发引导能力应注意哪几方面?

(1) 启发引导的多样性 (2) 启发引导的时效性 (3)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

行启发引导

(4) 启发引导要恰如其分 (5) 启发引导要充分信任学

15、课堂小结必须遵循的要求有哪些?

(1) 小结要自然妥帖 (2) 小结要首尾照应 (3) 小结要紧扣中心 (4) 小结要内外沟通

16、布置作业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1) 目的明确 (2) 分量适当 (3) 有明确要求

17、教师指导练习应具备哪些能力?

(1) 明确练习目的的要求 (2) 掌握练习所必需的基本

知识和练习方法

(3) 适当分配练习的次数和

时间

(4) 及时提供练习反馈信息 18.教学评价的能力有几方面? (1)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能

力。

(2) 教师教学自我评价的能

力。

19、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能力有哪几方面?

(1) 学科成就测验

(2) 专门调查与心理测试

第三章 小学教师的德育能力

1、德育就是教育(辨析)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这是一种广义的德育概念,也有另一种狭义定义,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

2、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该了解学生哪些方面?

(1) 现代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的总体情况。

(2) 现代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状况。

(3) 了解每个学生德育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3、教师评价学生的能力有几方面?

(1) 要力求评价客观公正 (2) 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3) 要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 4.第一印象:是指教师和学生最初的认识和感受,也称“最初印象”,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 5.评价人的心理品质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1) 系统的刺激 (2) 突然的刺激 (3) 模拟自然的刺激

6、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 说服教育法 (2) 榜样示范法 (3) 情感陶冶法 (4) 实际锻炼法 (5) 品德评价法 (6) 自我教育法

7、教师在进行说服教育时注意哪几方面?

(1) 教师要懂理 (2) 教师要通情 (3) 教师要善言

8、教师在运用榜样示范进行教育时,应该注意哪几方面

(1) 树立的榜样要有时代感、真实感和可接受性

(2)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要简单模仿

(3) 调动学生学习榜样的积极性、主动性。

9、自我教育是一个连续、动态的发展过程,一般经过自我认识、自我驱动、自我监控、自我发展四个阶段。

10、你认为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1) 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

(2) 熟悉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症状

(3) 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 (4) 掌握一些心理疏导的技术

11、教师怎么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要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便准确透视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听他们说出自己的焦虑、不安、烦闷、畏惧等,这样才能触摸学生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抚慰学生纷乱苦痛的情感,才能让学生战胜自己,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第四章 小学教师的管理能力 第一节 班级管理能力

一、班级的管理能力有哪些?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能力。 3.因材施教,重视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4、营造轻松自由的班级环境。 全面正确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师实现对本班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前提,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保障。班集体的主人是学生,教师要对其实施教育,就得先了解和研究他们,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1.了解和研究班集体。2.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能力有哪些?

1、确立目标。确立班集体目标有一下基本要求:1.体现时代精神。2.有明确的导向性。3.注意目标的层次性。 2.建立班委会。建立一个勤奋学习、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关键是要组建好班级的领导核心,班委会是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建立班委会,挑选班级干部应遵循四个原则:1.民主性原则。2.用其所长原则。3.教育与锻炼相结合的原则。4.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3.培养正确的舆论。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需要做好几项工作: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认识。正确班集体舆论的建设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判断标准。2.抓好常规训练,严格行为规范。3.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正确舆论形成的先决条件是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作用。4.奖惩分明,重视榜样作用。完善的班级制度、严明的纪律是形成正确舆论的保证。

三、教师如何因材施教,重视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1.优秀生的教育工作。1.加强优秀生的理想教育。2.客观评价优秀生。

2、边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1.以爱动其心。2.以理服其人。3.以智导其行

四、如何营造轻松自由的班级环境?

1、布置好教师。 2.办好板报。 3.建好图书角。

第二节 活动组织能力

一、 活动组织能力有哪

些?

1、主题活动组织能力。组织主题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组织开展主题活动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主题设计精心。2.。主题要有指向性。3.主题要有趣味性。4.主题要面向全体学生。5.主题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2.课外、校外活动组织能力。开展课外、校外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它是在教学大纲范围以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课外、校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为了共同实现教育目标,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但是,课外活动绝不是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外的延续。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做好计划,明确活动目的。2.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3.活动的设计要富有吸引力。4.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项活动。

第三节 课堂管理能力

一、 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有哪些?

1、 教师应提高课堂秩序管

理能力。 2. 教师对个别问题的处理

能力。1.注意力的转移。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纪律问题,只要不影响全班,不对周围的学生造成大的干扰,可假装视而不见,并安排有趣的活动,如视察挂图、模型,或讲一段有趣的实例,用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2.行为替换。3.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3. 善于从学生特点出发,及

时调整教学秩序的能力。1.进教室的艺术。进进教室这一举动,是组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2.组织教学中的环视。 4. 利用教学反馈信息组织

教学的能力。1.善于接受反馈信息。总而言之,当学生有不良反应时,教师从教学语言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等方面加以反思。只要自我意识明确,提高辨别力,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就能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2.注意双向反馈和多次反馈。

第五章 小学教师的教育 科学研究能力

第一节 选择科研课题的能力

一、 选择课题的原则有哪

些?

1、 价值性原则。 2. 针对性原则。 3. 新颖性原则。 4. 实用性原则。搞科研要求

实效、求应用,而不搞名堂,选择科研课题要注意实际,讲求实用价值。 5. 可行性原则。

二、选择课题的策略有哪些? 1.优势策略。 2.适当策略。

第二节 制定与实施研究方案的能力

一、提高教师制定研究方案的能力,需要教师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依据。评语是教师用语言文字对学生一定时期内德智体美劳等各项表现的总结与评价。写的好的评语会对学生产生较强的激励和教育作用。 2.研究目标。 3.研究内容。

4、研究的方法、和进度。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教育理论为研究基础,探求影响教师评语的种种因素和改进办法,搜集资料综合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和文献法等,整理资料采用教育统计方法等。

二、实施研究方案的工作主要有:控制研究工作进程、收集与整理资料、写作论文或报告。

三、研究报告的结构有以下几部分组成:1.题目页。题目、署名、目录、致谢。2.摘要页。3.引言。课题研究的价值。相关文献研究。问题的假设。依据的原理。概念界定。4.方法。样本。工具。程序。过程控制。5.结果。事实陈述。数据分析。图表。结论概括。6.讨论。研究的缺陷。进一步研究的建议。7.注释。8参考文献。9.附录。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报告的结构类似,主要由题目、署名中英文摘要、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几部分构成。 第三节 掌握科研方法

一、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历史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是研究人员运用各种方法,有计划、系统地了解被调查对象某一方面的状况,并从大量事实中分析教育对象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三、调查研究的特点及类型? 特点:1.不受时空限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对较大范围的事实进行研究。2.简单方便,容易操作。3.容易量化。类型:1.按调查目的分:1.现状研究。2.发展研究。3.区别研究。2.按调查范围分:1.综合调查研究。2.专题调查研究。3.按调查对象分:1.全面调查研究。2.抽样调查研究。3.典型调查研究。4.按调查方法分:1.问卷式研究。2.谈话式研究。3.文献式研究。

四、调查研究法的基本步骤? 1.确定课题,制定计划。 2.实施调查,落实计划。 3.分析整理资料。 4.撰写报告。

五、调查研究法的方法? 1.谈话法。

2、问卷法。设计问卷调查要注意:提出的问题要与研究目的相一致。要注意问题的顺序。要注意问题的诱导性。要注意问题的措词。要注意收集到的材料尽力量化。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指导语。调查对象的自然状况。问卷题。

六、实验研究法?

教育实验法就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的情况下,对教育对象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变化,以此推断所加教育影响预期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

七、实验研究法的类型:从性质上分为:1.实验室实验。2.自然实验。从实验设计上分为:1.单组实验法。2.等组实验法。3.循环实验法。

八、实验研究法的要求:1.设计实验组。2.培训实验人员。3.前测与后测。4.加强对教育实验的控制。实验研究法的步骤:1.选定课题。2.形成假说。3.设计实验方案。4.实施实验方案。5.撰写实验报告。

九、行动研究:《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把行动研究定义为:由社会情况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论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www.chayi5.com》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性研究。行动研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指导实践型。一种是独立型。 2.

信息检索能力。:1.手工检索。手工检索简称手检,是以手工方式,利用印刷型检索工具来检索信息资料的一种检索手段。优点是方法较简单、灵活,不需要借助任何设备,只需要必要的检索工具便可随时随地检索信息。缺点:费时费力、速度慢、效率低,容易出现漏检和误捡。手工检索工具主要邮目录类、索引类、文摘类三部分组成。确切地说是一种言语能力,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元语言能力。

2、语言能力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课堂教学能力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可观察性。

3、教师语言能力的要求有哪些?

(1)教师语言的纯洁性 (2)教师语言的准确性 (3)教师语言的激励性 (4)教师语言的启发性

4、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语言能力? 的能力? (1)互相尊重(2)优势互补(3)情感互动

4、 教师如何提高与领导交往的能力?

(1)认同领导(2)与之合作 5.教师认同领导的意义? (1)教师认同领导,下级服从上级是发挥整体功能的要求,也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2)教师认同领导,执行领导的决策,是教师具有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

(3)教师认同领导,是教师实

十、行动研究的特点?

1、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 2.实践者直接参与研究。 3.自然状态下研究。 4.研究方法灵活。

十一行动研究有以下几个环节: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组织课题组。2.研究对策,制定计划。:1.搞好调查研究,做好问题的汇总。2.学习理论,查阅资料。3.制定计划。3.实施计划,伴随观察。4.效果评估,计划调整。

第六章 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

信息与物质、能量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资源,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劲推动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是从教的前提,信息能力也就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具有广泛影响的观点是: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所谓信息能力就是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运用能力。信息能力是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能力。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具备这一基本能力。

从信息角度看,教学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各种教的形式,无论是语言讲解、用实物模型显示等传统方式,还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手段,在本质上主要都是想学生发出信息。

教师应具有哪方面的信息能力不仅与教师的职业特色有关,也与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有关。 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传递能力。 第二节 信息获取能力

一、 教师的信息资源浏览与查找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用信息资源能力。教师可利用的信息资源包括自然信息资源和人工信息资源,自然信息资源是以具体的事、物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而人工信息资源包括语言、纸质文本、音像资料和电子文本等以符号的方式记载的信息。可供小学教师利用的信息资源有学生、教师、学校的资料室、图书馆、互联网等。

2、计算机检索。计算机检索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检索应用软件。计算机检索包括光盘数据库检索、网络数据库检索和互联网信息检索。 3. 围绕课题查找资料案例。

1、提出问题。2.选择检索工具。3.确定检索途径。4.确定检索方法。5.按线索查找。6.索取文献。7.阅读文献。

二、 国内手工检索工具书

包括:1.目录类。《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中国国家书目》《科技新书目》《外国报刊目录》2.索引类。《全国报刊索引》3.检索性文摘。检索性文摘包括主要论点、论据、结论。索引性文摘述而不评,陈而不议,真是地反映学术观点的本来面目。《提要文摘卡片》《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活页文摘》

三、 教师的现场信息收集

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判断信息需求及利用信

息技术获取信息能力。 2. 观察学生和与学生进行

有效交流的能力。了解学生是教师进行高质量高效率教学的前提条件。 第三节 信息理解与处理能力

一、小学教师的信息理解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识别教材信息的能力。现代的教材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可以概括为:1.教科书教材。2.图书教材。3.视听教材。4.现实教材。5.电子教材。 2.读懂学生方面信息的能力。 3.评价判断信息的能力。

二、人们利用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是将所得到的信息化为己有。

三、小学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概括几个方面? 1.信息分类能力。

2、信息统计与分析能力。 3.信息重组能力。

4、信息编辑加工能力。 5.信息存取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

第七章小学教师的语言能力 1.语言能力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1) 掌握和运用发音的能力。

发音的能力;共鸣的能力;吐字归音的能力。 (2)掌握和运用教学语言节奏的能力。高抗型;凝重型;低沉型;轻快型;舒缓型。

5、书面语言的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1) 教学中的板书能力。 (2) 教学中撰写批语的能力。 (3)教师书面语言能力的修养。 6.板书设计的步骤有哪些? (1)明要求(2)抓重点(3)选词语(4)定形式 (5)分层次(6)留余地

7、教师应具备怎样书面语言能力的修养?

(1)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 (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 (3)广泛学习,加强知识修养。 8.教师体态语言能力包括哪几方面?

(1)目光的运用能力 (2)表情的运用能力 (3)手势的运用能力 (4)距离的运用能力 (5)教师仪表风度要求与养成。 9.教学时语言的艺术,所以教学语言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 10.“确切、明白、简洁、通俗、优美、形象”是对教师口头语言的基本要求。

11.小学教师的语言能力包括哪几方面?

(1)口头语言的能力 (2)书面语言的能力 (3)体态语言的能力

第八章 小学教师的交往能力 1.小学教师的交往能力包括哪几方面?

(1)与学生交往的能力 (2)与同事交往的能力 (3)与领导交往的能力 (4)与家长交往的能力

2、教师如何提高与学生交往的能力?

(1)关注学生的身心需要 (2)探究学生的内心世界 (3)给予学生适当选择权 (4)鼓励学生认识个人价值 (5)欣赏学生的独特见解 (6)分享健康的幽默感

3、 教师如何提高与同事交往

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保证。

6、教师如何提高与家长交往的能力?

(1)尊重家长,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

(2)加强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

(3)注重指导,提供优秀教育方法。

7.教师的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什么?

(1)培养正确的交往价值观。 (2)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3)挖掘彼此的长处和优势。 (4)学会调整情绪。

8、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渠道有哪些?

(1)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 (2)开展积极互动性的家访 (3)召开让人愉快的家长会

第九章 小学教师的教育机智(重点) 1.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面对教育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快速地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能力。

2、教育机智包括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因素是观察、理解、决策与实施。

3、观察是教育机智形成的基础,理解是教育机智形成的保障。 4.教育机智具有哪些特征? (1)教师所处理的事件具有偶发性。

(2)教师表现的行为具有果断性。

(3)教师使用的方法具有得当性。

5、关于教师所处理的事件具有偶发性的案例分析

对于这种偶发性事件,教师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多累积经验,并注意学习其他教师处理这类事件的解决方法,这样,一旦事情出现,就能够从容应对,恰当解决。

6关于教师表现的行为具有果断性的案例分析 在一些情况下,教师处理问题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快速解决,应随机应变,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教师从接收信息到决策和处

理,体现了教育机智的果断性。 7.形成教育机智的条件有哪些?

(1)有强烈的责任感 (2)要了解学生

(3)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 (4)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8.教师应该怎样了解学生?

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学生,才能当代,教师将成为终身学习者的楷模。

教师积极的情感态度更是增强教师工作热情、责任心和自我效能感,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动力基础。 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是一招学会,就终身受用的,第十一章

1、 师德修养的几个方法

1、学而不厌

2、反躬自省

3、慎独

2、 反躬自省即内心的省察,注重良心在修养中的作用,强调自我监督。

3、 慎独是指及时当你独自

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声音,了解他们的感受并且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时刻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言语交流、态度变化等方面从中发现问题。

19、 在在对话中,同事们会帮

助教师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其中的教育教学进行为提供不同的理解,2、

3、

形成相应的教育机智。教师对学生各方面都非常详细的了解,才有可能充分估计到某一教育影响或手段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的可能性与实效性。这样什么样的口吻。教师才能决定选取什么样的方式、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因此,深刻的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形成教育机智的必要条件。 9.教师要具备怎样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1)敏锐的观察力 (2)丰富的想象力 (3)灵活的思维力 (4)积极稳定的情感

10、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通常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处理教学疑难问题; (2)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3)处理非主体突发事件; (4)处理自身失误。

11、 关于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案例分析

教师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所提问题本身的特点、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特点以及个人成长环境因素的影响,经过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也许会提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疑难问题,使教师难以回答。

12、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思想、情感、态度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13.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有哪几方面?

(1)随机调整课堂上与学生交往的机智

(2)随机调整在课外与学生交往的机智

14、运用教育机智的建议有哪些(用于案例分析——重点) (1)尊重学生(2)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3)情绪要稳定(4)态度要诚恳(5)语言要含蓄(6)行动要沉着(7)方法要恰当(8)要避免刻意(9)要避免说教(10)要适可而止

15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16关于语言要含蓄的案例分析 教师在运用教育机智时应注重语言的含蓄、委婉。这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行为表现做出随机即时的反应时,在语言的使用上应尽量避免生硬、直接的表达,而应较为隐晦的说出自己的看法,语气温和,易于学生接受。

能力第十章

1、 拥有渊博的知识储备是教师赖以从教的基本前提之一,尤其在信息化、高科技化和知识经济的教师需要通过研读教育理论与知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结合教育实践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与教育探索,进而达到更新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

4、

作为教师,专业教育者这一角色在教师所有的角色中居于重要的核心地位,也是标致教师这一角色身份的一个主要特征。

5、

角色认知指觉得扮演者对自己所 扮演的某一个角色规范的认识和了解。

6、

高素质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7、

当前社会,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传播者、讲师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化为导。有

1、引导

2、指导

3、诱导

4、辅导

5、教导

8、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在众多角色中十分重要。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9、

传统的课程评价观,内涵窄浅,标准单一,重终结性评价而轻形成性评价,重表面课程分数而轻主体性人格发育,教师其实施扮演着最终的课程分数的评判者。

10、

提高教师的角色认知能力的途径?

1、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

2、教师学历的提升

3、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

4、参与教育研究

5、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和奖励体制的建立

11、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的自主判别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和反省。传道、授业、解惑者一旧的教师角色是我们长期以来效仿的楷模。

作坏事,而要学的在你自从而使自己有机会,有能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力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知耻。

题。

4、 事业心在教师的整体素

20、 教学日记是每周对教学

质结构中有突出地位,是中发生的关键事件的记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事录。 业心是个体坚定的职业

信念,是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执着地追求。教师的事业心就是教师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时崇高的事业,因而一心扑在事业上,要在教育工作中做出成绩和贡献的信念。

5、 职业信念指一个个体对

职业的性质价值、职责等任职个追求。

6、 事业心主要包括 职业信

念、爱心、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7、 爱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

作的基础,更是教师事业心的核心。

8、 敬业精神是教师事业心的高度、集中体现。敬业精神的高低对教育事业及其效果的影响尤其显著。

9、 教师事业心的培养?

1、奉献精神是培养事业心的首要要素

2、提倡自我管理能力

3、强调动机意识。

10、 学会任职、学会做事、学

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从根本上更新了学习的内涵,将学会学习置于21世纪教育的核心。

11、 信息一事简单地说是人

们潜心捕捉、发现、分析、判断、吸收和利用信息的欲望及自觉程度,是获得和利用信息的前提和基础。

12、 良好的信息意识是教师

掌握动态知识的保证。

13、 良好的信息意识是教师

素质提高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14、 新型思维方式的特征

1、独立性

2、创新性

3、多向性

15、 自我反思能力的要素?

1、提出问题的能力

2、分析问题的能力

3、解决问题的能力

16、 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1、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培养反思习惯

2、通过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

3、同事的经验和评论

4、教学日记

17、 反思的问题往往是教师

本人觉得最有趣、最有意义或教学中丞待解决的问题。

18、 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的

教师职业能力 篇三

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 教师职责是指(在学校中以教育学生为主要职责)的人的工作。

2、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导致(社会分工)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3、 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性质。

4、 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必须具备(比较系统成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

5、 教师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有一定的自主权力。

6、 能力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

7、 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直接影响教师教育活动成效和质量,使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能力。

8、 了解教师职业能力的特征:实践性、稳定性、发展性、差异性。

9、 (实践性)是职业能力的最基本的特征。

10、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心理上的动力定型有关。

11、教师职业能力差异是讲(教师个体之间职业能力差异)。

12、从国外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在职业发展中,教师所关注的事物是依照 一定的顺序变换选择的,呈现为(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对学生关注)四个阶段。

13、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形成期(1-5)、发展期(5-10)、成熟期(10-15)。

14、教师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以概括,即学习—观察—模仿—实践—反思—革新—再实践

15、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受(个体因素)和(外部条件)两方面影响的。

16、能够觉察到问题的意识主要来源于(内在的求知动机)。

17、(理论知识修养)却能为教师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提供基础。

18、(知识修养)是教师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19、虽然丰富的经验并不必然导致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没有经验的教师其教育实践能力必定不充实。(实践经验)

20、(教育实践)是获得教师职业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1、(教师反思习惯)的养成是教师获得职业能力的保障。

22、初等学校教师职业能力:1.教学能力2.德育能力3.管理能力4.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1.教育能力2. 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2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学认知能力)则是教师所具备的首要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信息的(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的能力。

24、(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25、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6、教学目标的表述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学生是行为主体。

27、行为条件主要是指对(学生产生学习结果)进行的特定限制。

28、(教材)是教学过程的桥梁和纽带。

29、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将规划教学系统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帮助学习者达到预期目标的设计策划的能力。

30、确定教材重点,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

31、(导入新课)是教学全课程的开端,它维系着整个课堂教学的命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32、讲课一般都由(引入)、(展开)、(结束)三个部分组成。

33、学科成就测验也称考试,是最常用的评价学生学业的方法。考试又分为(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考试)两种基本类型。

34、德育是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总称,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内容也应放到德育中。

35、小学教师的德育能力至少包括:1.了解学生的能力2.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3.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4.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能力等。

36、所谓第一印象是指教师对学生最初的认识和感知,也称“最初印象”,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

37、所谓(晕轮效应)是指人对某事或某人好与不好的知觉印象会扩大到其他方面。

38、刺激—反射法分为(系统的刺激)、(突然的刺激)和(模拟自然的刺激)三种类型。

39、投射调查法是通过间接的方法来了解一个人某一事物的态度。

40、评价人的心理品质的基本途径:1. 刺激—反射法2.现象—本质法3.效应—本体法

41、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

42、语言文字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和辩论、指导阅读等。

43、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44、情感陶冶法是(非强制性)、(愉悦性)、(隐蔽性)、(无意识性)。

45、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熏陶)。

46、实际锻炼发的方式很多可分为:1.学习活动的实践2.完成具体任务的实践3.执行制度的实践。

47、品德评价法的三种方式:奖励、惩罚、操行评定。

48、自我教育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方法。

49、自我教育一般经过(自我认识)、(自我驱动)、(自我监控)、(自我发展)四个阶段。

50、自我监控是(自我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和条件。

51、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

52、小学生个性心理缺陷如:偏激、狭隘、嫉妒、神经质、依赖、怯懦、自卑、孤独、猜疑、害羞、虚荣等。

53、自卑就是个体同他人进行比较后,感到自我适应性差,某方面或某几方面不如他人。因而表现出无能、软弱、畏缩甚至灰心等心里不平衡状态。

54、嫉妒心理是由于恐惧、担心他人优于自己或自己不如他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55、教师做好疏导工作应做到“三到”情到、言到、眼到。

56、小学教师管理能力包含:1.班级管理能力2.活动组织能力3.课堂管理能力。

57、班集体的主人是学生,教师要对其实施教育,就得先了解和研究他们,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

58、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1.了解和研究班集体2.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59、(班委会)是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

60、挑选班干部的原则:1.民主性原则2.用其所长原则(或用其所短)3.教育与锻炼相结合的原则4.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61、舆论,就是群体对客观事实和现象根据是非标准所做出的普遍的意愿和态度。

62、教师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需要做好的工作: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认识2.抓好常规训练,严格行为规范3.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4.奖罚分明,重视榜样作用。

63、班主任应把握每一个细节,从日常学习、生活点滴着手训练,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认知、情感与行为习惯的培养。

64、正确舆论形成的先决条件是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作用。

65、完善的班级制度、严明的纪律是形成正确舆论的保证。

66、班主任要注意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这里着重从类别上分析对优秀生和边缘学生的教育工作。

67、边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1.以爱动其心2.以理服其人3.以智导其行

68、组织主题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69、开展课外、校外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70、教师对个别问题的处理能力:1.注意力的转移2.行为替换3.教育与惩罚相结合71、课堂上的信息反馈要从四方面入手:1.对原有知识的反馈2.对新知识理解的反馈3.新知识辅助于实践的反馈4.对新知识巩固的反馈。

72、选择课题的原则:1.价值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新颖性原则4.实用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73、选择课题的策略:1.优势策略2.适当策略

74、实施研究方案的工作主要有:控制研究工作进程、收集与整理资料、写作论文或报告。 75、研究报告的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题目页2.摘要页3.引言4.方法5.结果6.讨论7.注释8.参考文献9.附录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报告的结构类似,主要由题目、署名、中英文 摘要、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几部分构成。

76、什么是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研究人员运用各种方法,有计划、系统地了解被调查对象某一方面的状况,并从大量事实中分析教育对象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77、调查研究的特点: 1.不受时空限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对较大范围的事实进行研究2.简单方便,容易操作。3.容易量化

类型:1.按调查目的分:现状研究、发展研究、区别研究 2.按调查范围分:综合调查研究、专题调查研究

3、按调查对象分:全面调查研究、抽样调查研究、典型调查研究 4.按调查方法分:问卷式研究、谈话式研究、文献式研究

78、调查研究法的方法:1.谈话法2.问卷法

79、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指导语、调查对象的自然状况、问卷题。

80、实验研究法是什么?

所谓教育实验研究法就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情况下,对教育对象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变化。以此推断所加教育影响同预期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81、等组实验法:

把实验因子分别施于两个或几个情况基本相同或相等的组,然后比较其所发生的变化。

82、《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把行动研究定义为:

由社会情况(教育情况)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论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性研究。

83、信息与物质、能量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资源,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劲推动力。

84、所谓的信息能力就是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运用能力。

85、教师职业角色:知识的传播者、学生的示范者、严格的管理者、学生心理的调节者、学生的知己等。

86、教师应具备的信息能力:教师的职业特色有关、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有关。(判断)

87、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应侧重的放面: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传递能力。 88、教师可利用的信息资源包括(自然信息资源)和(人工信息资源),自然信息资源是以具体的事、物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而人工信息资源包括(语言)、(纸质文本)、(音像资料)、(电子文本)等以符号的方式记载的信息。

89、信息检索是指从众多的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全过程。

90、信息检索类型:手工检索系统、计算机检索系统。

91、手工检索简称手检,其优点是方法较简单、灵活,不需要借助任何设备,只需要必要的检索工具便可随时随地检索信息,符合人们的检索习惯;缺点是费时费力、速度慢、效率低,容易出现漏检和误检。

92、手工检索工具主要有目录类、索引类、文摘类三部分组成。

93、了解学生是教师进行高质量高效率教学的前提条件。

94、现代的教材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可以概括为:1.教科书教材2.图书教材3.视听教材4.现实教材5.电子教材

95、语言能力有两方面的含义:1.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2.元语言能力

96、讲课主要靠教师的语言,这是教师职业的一个特点。“确切、明白、简洁、通俗、优美、形象”这是对教师口头语言的基本要求。

97、使语言的表达技术艺术化,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和个人愿望。

98、板书设计的步骤:1.明要求2.抓重点3.选词语4.定形式5.分层次6.留余地

99、作文的批语还有两忌:1.忌指责2.忌笼统

100、教师书面语言能力的修养:1.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3.广泛学习,加强知识修养。

101、体态语言主要包括:目光、表情、手势、举止、距离等几个方面。

102、目光运用时,要自然、亲切、讲究美感。

103、从心理学角度看,手势是引起有意注意的有效方法。

104、两个人能进行轻松愉快的谈话的最佳距离不超过1.5米。

105、教师在与学生个别交谈时,应保持0.5—1.3米的距离。 106、与家长交往时教师应注意:1.尊重家长,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2.加强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3.注重指导,提供优秀教育方法。

107、与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商讨、协调教育方法、步骤。1.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2.开展积极互动性的家访3.召开让人愉快的家长会4.笑迎家长接待日5.交流学生可喜的进步。

108、(判)观察是教育机智形成的基础。

109、(判)理解是教育机智形成的保障。

110、(判)决策与实施是教师教育机智的外在表现,也是教育机智发挥作用的必要途径。

111、(简)教育机智一般具有三个特征:1.教师所处理的事情具有偶发性2.教师表现的行为具有偶然性3.教师使用的方法具有得当性。

112、教育机智形成的条件:1.有强烈的责任感2.要了解学生3.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3.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113、学生的不良行为包括:1.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恶作剧2.学生之间的恶作剧3.以及互相吵闹、打架、摔文具、出怪模样等。

114、(判)非主体突发事件是指那些一时无法确定事件行为主体的突发事件,如房屋倒塌、发生火灾、流氓闹校、食物中毒等。

115、自身失误的机智:口误、笔误、内容遗漏、讲课卡壳,学生听不懂而提出异议等。

116、(简)教师应时时表现出机智:1.提示2.发挥3.渗透4.替换5.评价

117、(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118、角色的定位是根据所承担的指责来决定

119、(判)教师积极的情感态度更是增强教师工作热情、责任心和自我效能感,促进教育教 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动力基础。

120、(专业教育者)这一角色在教师所有角色中居于重要的核心地位。

121、角色认知指角色扮演者对自己所扮演的某一个角色规范的认识和了解。

122、导的几个方面: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

123、反躬自省就是内心的省察,注重良心在修养中的作用,强调自我监督。

124、事业心在教师的整体素质结构中占有突出地位,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因此,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事业心是一项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125、事业心主要包括:职业信念,爱心,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126、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与信念,是将教师职业作为毕生的事业来追求的基本前提。

127、(判)爱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更是教育事业心的核心。

128、责任心主要体现:1.对儿童的发展责任2.对本职工作负责。

129、敬业精神是教师事业心的高度、集中体现。是指教师能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恪尽职守,努力工作。 130、(奉献精神)是培养事业心的首要要素。 131、(判)强烈的事业心是教师其他素质提高的基础。

132、四种基本学习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133、良好的信息意识是教师掌握动态知识的保证。

134、了好的信息意识是教师素质提高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135、新型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1.独立性2.创新性3.多向度

136、自我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最自己的教学价值、目的以及教学实践的行为、过程与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辨别的能力。

137、自我反思能力的要素:1.提出问题的能力2.分析问题的能力3.解决问题的能力

138、(判)对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39、(判)教学日记是教师每天或每周对教学中发生的关键事件的记录,每周一次的记录,它有意识的生动的记载那些使自己兴奋、发怒的、震惊的或劳力费神的事件,以及表达了教师自己对此的态度。

140、(判)教学目标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着教育方向,是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活动的依据。

141、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阶段的具体化,是幼儿园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

142、幼儿园教育目标一般可分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即课程总目标)、(课程各领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教育活动目标)五个层次。

143、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144、幼儿园的三个维度:1.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2.关注幼儿的能力、知识与技能3.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145、(判)教育目标的选定要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幼儿园、本班幼儿的实际。

146、表述教育目标,表述的角度:1.从教师的角度表述2.从幼儿的角度表述

14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可以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

148、《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方面的教育内容范围包括:身心健康、生活卫生习惯与自理能力,安全保健,体育活动。

14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领域方面的教育内容范围包括:表达、倾听、理解、交流,前阅读与前书写等。

150、(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方面的教育内容范围包括:对周围事物、现象及事物数量关系的兴趣,发现,探索,表现,交流与创造,初步的环保意识。(关于生命与环保,关于四季,关于自然现象,关于天文,关于科技,关于变化,关于声光力,关于数量、测量、图形、时间和空间等)

151、(简)幼儿园生成性教育内容主要源于:1.幼儿当前的兴趣与需要2.幼儿共同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3.社会热点问题

152、筛选教育内容中支持目标中选择内容时应注意:1.有目标意识2.正确理解目标与内容的关系3.考虑目标达成所需要的“关键学习经验”

153、(启蒙性)是学前教育最基本的特征。

154、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要考虑幼儿的兴趣:1.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选择教育价值丰富的内容2.将必要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

155、(简)组织教育内容:1.目标性2.顺序性3.连续性4.整合性5.均衡性

156、顺序性是组织学习内容的时间次序。

157、连续性强调的是后续的学习与先前的经验之间的关系。

158、整合性是指加强教育内容之间、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经验之间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

159、教育内容的均衡,指的是构成教育内容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要适当。

160、教育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等大环境。 161、(判)幼儿园环境从不同层次反映了创造者的文化,首先是社会文化层面。

162、教育过程应当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过程,幼儿在教师充分尊重的民主教育下,自主、自由地认识、探索和发展。

163、(判)学年计划是一个整体性的规划,计划出全年的课程范围和进度。

164、(判)学期计划是把全年计划按学期进行划分。

165、教育活动计划是指一个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

166、动态评价是评价幼儿在合作中受协助后的表现、潜在的发展或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形。

167、多元评价的典型范例是目前国外幼教机构多使用的档案袋评价法。

168、教育评价的方法:1.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2.教师发展评价方法。

169、档案评估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它融合过程与结果为一体,兼容了多种具体的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等。

170、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幼儿园教育理论与工作实践问题。

171、教育科研一般具有三个特征:客观性、系统性、创新性。

172、幼儿教师的课题研究主要来源:1.从日常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中提炼课题2.从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筛选课题。3.从教育教学的途径方法中提出课题4.对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加以总结5.从研究教改中发现问题6.从国内外教育信息中提出课题

173、选择好课题的标准:1.有价值2.有针对性3.有可行性

174、(价值性)理论上要有新突破,实践上对幼教工作要有重要指导意义。

175、选择好课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方向2.分解研究问题3.分析研究背景4.确定课题

176、研究计划主要应包括的内容:1.研究题目2.课题组概括3.立题依据4.研究设计

177、研究设计的目标:指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和结果。研究目标表述应概括、精确而具体。

178、研究内容指课题所研究的具体问题。

179、研究步骤包括分工工作阶段、程序,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要求和所需时间,确立研究的组织形式和研究人员的分工职责等。 180、(判)可行性分析主要指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条件保障。

181、观察法是在自然或有控制的状态下,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客观记录幼儿行为表现,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最适合幼儿,它是幼儿教育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182、观察法根据不同的角色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观察的情境条件分: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按观察的方式分,包括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按观察者是否参与分,包括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183、掌握观察记录的方法1.观察记录的方法2.取样记录3.行为核对记录

184、(判)轶事记录:是观察者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记录幼儿某种有价值行为或事件的方法。

185、事件取样:是观察者事先确实观察目的,选择某种或某类事件行为作为观察目标,在观察中等待该事件的发生并仔细记录事件全过程的方法。

186、运用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1、安排观察预备期2.不干预活动3.记录力求快速、具体准确、系统4.对观察者预先训练5.对同一行为应观察足够的次数或时间6.尽量避免或减少误差

187、调查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方法。

188、实施调查的程序:

1、确定调查目的、对象与方式方法2.确定调查计划3.做好调查准备4.实施调查,搜集资料5.整理分析资料,写调查报告,提出工作建议。

189、问卷的一般结构包括几个部分:1.标题2.填写问卷人简况3.前言和指导语4.问卷内容5.结束语

190、(简)访谈的基本过程如下:1.设计访谈问题 2.了解受访者特点 3.选择恰当的访谈时间、地点 准备有关资料与设备 4.正式访谈

191、(判)问卷剔除废卷后,统计回收率,回收率一般不应少于70%

192、行动研究法是教育者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一种自我反思性实践循环研究

193、研究报告的类型与撰写步骤:1.确定研究成果的题目及类型 2.拟定写作提纲 3.写作4.修改5.定稿

194、经验总结的结构包括:1.标题2.正文3.落款

195、(简)撰写论文与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表达准确完整

196、按信息的内容分为(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两种

197、按信息 产生的先后和加工程度分为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 198、本教材按信息载体形式将信息分为印刷类信息和非印刷类信息两种

199、收集第一手信息,可做实验、记听课笔记、写教后记、教育随笔、录音、录像、拍照等

200、一次文献指未经加工的原始文献,是直接反应事件经过、研究成果、产生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形式主要有专著、科学论文、研究报告等)

二次文献指对一次文献加工提炼压缩后得到的文献,是关于文献的文献(主要形式有书目、题录、索引、提要、文摘等)

三次文献是指对前两类文献分析概括后撰写的参考性文献,是文献研究的成果(形式有动态综述、进展报告、专题评述、词典、年鉴、手册等)

201、常用的处理信息的途径:1.书目登录2.摘要3.信息综述

202、信息综述的类型大概有三种:目录性综述、文摘性综述、分析性综述

203、(判)在光盘数据库中收集光盘检索法就是通过研制检索软件,将文献资料做成磁盘或光盘,供用户上机检索

204、联机检索法,是利用计算机联网进行文件检索 205、(判)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教育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快速的做成反应,果断的采用恰当教育措施的能力

206、教学中教育机智的特点:1.实践性2.直觉性3.审美性4.创新性

207、幼儿园教学失误主要两种情况:1.教师的语言失误2.教师的操作失误

208、课堂意外可以概括为三种1.幼儿行为失常2.教学环境失常3.师幼交流错位

209、运用教学机智处理课堂偶发情况的基本原则1.冷静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应激性原则

210、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首先要研究幼儿,了解幼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211、儿童观是指对儿童及其发展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的总和

22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外部因素,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223、(简)幼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发展的整体性、全面性2.发展的差异性3.发展的主体性4.发展的阶段性5.发展的自然性

224、发展的整体性、全面性也就是我们要培养的完整的儿童,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25、发展的差异性就是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尽可能避免过多统一的集体活动,消除时间上消极等待的隐形浪费

226、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27、(判)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能否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人格健康的发展,往往取决于教师的人格职业品质,

228、教育态度可综合一下四类理解幼儿、与幼儿和谐相处、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的期待

229、理解幼儿教师具备的品质1.心胸豁达2.敏感性3.移情性理解4.客观性

230、交往技巧是教师用幼儿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意义的能力

231、教师的不良认知主要体现在对自我、挫折、人际关系等方面,所以合理的认知是教师自我心理调节的一环

232、蔡元培先生认为任何职业的从业人员,都可以把自己的职业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教师职业与职业能力》,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本文地址:教师职业与职业能力精选3篇https://www.pxwst.com/a/172613.html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下一篇作文: 法制教育活动教案(优秀7篇)

    上一篇作文: 水上飞机教学反思【优秀4篇】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教师职业与职业能力精选3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教师职业与职业能力精选3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